药企转型大健康,应如何把握机遇与挑战?

2020
07/25

+
分享
评论
Ryan Partners睿安咨询
A-
A+

最近几年,越来越多的药企,尤其是中药(包括民族药)企业,开始涉足大健康领域,在全国排名前40的中药企业中,开展大健康业务的企业数量在已经达到近30家,从以补益类产品为主的同仁堂,到以日化类为主的云南白药和千金药业。那么,对于药企来说,进入大健康领域通常需要注意些什么呢?

通过我们之前进行的消费者调研来看,消费者对于健康品的真实需求可以大致总结为以下两点:

首先,与药品的首要需求为有效性不同,消费者对于健康品有效性的需求远低于药品,最重要的需求是产品安全,无毒副作用;有效性被排在需求的第二位,需要说明产品对明确领域有效,如护肝/护胃等明确效果,而非增强免疫力等泛谈

其次,健康品与药品不同,一定程度上健康品并不是生活必需品而是消费品,价格/消费者体验/产品可及性会切实影响到消费者的购买意愿。所以作为日常消费品定价不能过高,但价格过低会造成产品质量/安全性无法保证的印象,需要与同类产品相比价格适中,而且口感良好/使用便利,同时需要有多元化渠道如天猫等电商渠道,来提供购买便利性

总结一下,目标消费群体对于健康品的需求度从高到低依次为有效性、安全性、价格、消费者体验、可及性。那么,针对这样的需求,希望涉足大健康领域的药企应该在哪些方面发力呢?

第一,产品设计及定位要清晰。初期可以以药材提取补益类产品为主,如同仁堂;或开发与公司主营业务关联紧密的产品,如云南白药牙膏;这样研发投入较低,可以对药企现有资源及优势进行充分利用

第二,在渠道布局方面避免基础不牢步伐过大,对公司的运营产生负担。以以岭药业为例,以全部自建的方式投入重资产打造“以岭健康城”,但从销售表现来看并没有达到预期收益。建议企业以“轻资产”为主,从第三方平台与合作运营的方式开始布局,逐步发展

第三,打造优势产品,做到精准营销。尽量避免同一时间布局多款跨领域产品,企业应将资源聚焦在针对明确目标消费群体的推广中,以拳头产品打响知名度后,再带动其他产品的发展

文章来自:睿安管理咨询

本文由作者自行上传,并且作者对本文图文涉及知识产权负全部责任。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邮箱:guikequan@hmkx.cn
关键词:
需求,领域,健康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