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鹏医生 |中外新冠形势一周述评

2020
07/26

+
分享
评论
周鹏心视野
A-
A+

病毒“地球村” |(9)中外疫情形势一周述评

核心提示:

本文述评一周以来国内外疫情形势。

我国最近疫情形势

我国在早期果断实施“硬着陆”后,大陆地区疫情基本得到控制,但近来,北京、乌鲁木齐等地,先后出现了局部的新疫情情况,最近两天,大连也出现了病例,香港特区疫情出现了明显的反弹(见下图,因为我国“硬着陆”后病例比较少,线性拟合曲线后不好观看,所以用对数拟合,便于观看趋势,由此左边的坐标轴是以10倍递增的,实际我国这一阶段报道的病例数,就是在100水平,没有那么夸张)。

目前我国局部出现的疫情,有个新的特点,就是重症和危重症患者的比例,已经降到3%,明显降低(见下图),这一点,和国外重症和危重症患者的比例持续降低趋势相同,尽管,我国目前的重症和危重症患者的比例仍然要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图片来源:Worldometer,COVID-19 Pandemic

香港特区,疫情反弹明显(见下图):

图片来源:Worldometer,COVID-19 Pandemic

点评:

  • “地球村”疫情不灭,我们难以独善其身。

  • “文明和病毒之间,只是一个航班的距离”。这句话的意思,是指我们有时候距离感染性疾病很近,并不意味着停止所有的航班、断绝所有的对外交往,就能消灭新冠:停掉所有的航班,新冠还可能通过冷藏食品链来;停止所有的进出口贸易,在公共厕所里也有人感染上新冠;用漂白粉常态化对全国的公共厕所和下水道都进行常态化处理,病毒还可能通过季风、洋流、云朵等漂洋过海......


  • 香港很早就关闭了大多数海关。在东京、首尔等为中国同胞转机开绿灯的时候,香港作为中国的领土,是不让中国同胞转机的:如此严厉的防疫措施,并没有阻断今天香港疫情的反弹。以为香港人口密度大、住房条件差来解释当下的疫情反弹,道理并不充分:东京的人口密度、人员流动不比香港的小和少。


  • 世界本周疫情形势

  • 本周,受主要新冠国家疫情形势的影响,世界上的确诊病例:继续飙升(见下图左图)。


  • 新冠相关的病死仍然在继续缓慢上升(见下图右图),但上升的趋势与每日新增病例的飙升明显不成比例。。


图片来源:Worldometer,COVID-19 Pandemic

重症和危重症病例仍然维持在1%(见下图)。

图片来源:Worldometer,COVID-19 Pandemic

点评:全球疫情形势,“一忧一喜”。

  • 忧:

    疫情持续,疫情引发的“地球村”政治、经济、文化和外交冲突也将持续甚至进一步恶化。

    “新冠像SARS一样随风而去、绝尘而去”这一丰满的理想,已经明显是一个憔悴的、蹉跎的梦。

    ——疫情的弱化(指致病力和致死性)和常态化是我们今天面临的现实。

  • 点点安慰是:


  • 与前期相比,尽管目前每日新增病例在继续飙升,但世界范围内新冠病毒的毒力即致病力和致死力在明显降低。和疫情开始时候相比,每日新增的死亡病例数相对明显降低而且上上升的趋势明显变缓慢。


  • 世界主要新冠国家疫情形势

    • 世界主要新冠国家日增病例数(见下图):美国、巴西、印度和南非目前是日增病例数上万的国家。美国、巴西、印度这三个国家累及的病例数,占全球所有累及病例数的一半以上。


世界主要新冠国家日增病死数(见下图):巴西超过1,000,美国接近1,000(最近两天已经超过1,000)。

美国疫情形势:

每日确诊病例数继续飙升,每日死亡病例数也在继续上升(见上面两图)。

巴西疫情形势:

每日确诊病例数继续飙升,每日死亡病例数趋于平稳,但巴西的日增病死数目前最多(见上面两图)。

印度的疫情形势:每日确诊病例数继续飙升,每日死亡病例数也在继续上升(见上面两图)。

点评:

  • 美国、巴西、印度、南非、墨西哥、伊朗和印度尼西亚等国的疫情形势还在上升阶段,令人担忧。

  • 各个国家人口数差异很大,各国人口数进行平均的每日新增死亡数能更好反映实际情况。

    用人口平均后,每100万人口中日增新冠病死数,美国和巴西分别处于第11和12位(见下图)。

    印度的人口基数巨大,虽然卫生条件差但没有人口老龄化这个问题,因此,在用人口数平均后,印度每100万人中平均日增新冠病死数处于世界第99位。

  • 图片来源:Worldometer,COVID-19 Pandemic

  • 上两三幅图中的绿框和黄圈代表了“群体免疫”标杆国家瑞典的情况:

    疫情期间,瑞典除限制50人以上的聚会外,几乎什么都不限制,但今天,无论是每日新增病例和每日病死病例,它的疫情形势持续走低,因此,不少国家在步瑞典之后尘,实施的是“软着陆”策略。比如巴西等国对严厉抗疫措施持消极态度,即使巴西总统博索纳罗7月7日核酸检测阳性、16日复查仍然是阳性,仍然在消极抗疫。

  • 瑞典由于“地广人稀”,在用人口平均后,100万中的新冠病死率并不低,达到562人,在全世界处于第7位。因此,瑞典国内至今还有很严厉批评的声音:前两天,21名瑞典医生联名呼吁:“不要学我们,我们做得不好”。尽管如此,瑞典每日新增病例数和每日新增病死数在持续平稳走低,是事实。

  • 新冠疫情最严重的美国,前阶段采取了居家隔离措施,6月8号重启经济开放社会后,疫情明显的反弹,总体形势不比瑞典好多少而且在重新开放社会后每日新增病例数和住院患者数出现明显反弹。因此现在处于非常难的选择和争论中:

    继续重启经济,每日新增病例数可能会突破10万,已经受到国内外来自各方面的严厉指责;回到居家隔离严厉抗疫,社会生产停滞,社会财富和资源有限,而且“吃瓜群众”、“反智群众”很多,复工、复产、复学的声浪很强烈——大选来临,选票重要,得尊重多数人的意思,因此还是在比较坚定地选择了复工复产复学。当然,美国也看重一点:新冠病毒的毒力在减弱,反弹的是每日新增病例和住院病例,每日病死病例虽然也有一定程度的增加,但增加的幅度和每日新增病例增加的幅度远不成比例(见下图:美国目前每日新增的死亡数并未像黄色虚线一样与每日新增病例数平行。)。

疫情出现波动或反弹的国家和地区

近来一些国家的疫情出现了波动和反弹。其中,西班牙近日每日新增病例数超过了1,000(见下图)。

防控措施比较严厉的国家,比如日本每日新增病例数在向1,000方向靠近,澳大利亚在500左右水平。

我国(包括香港,现在形势比较严峻)和南朝鲜整体在低水平(低于100水平)上有所波动(见下图)。

点评:

  • 新冠病毒很怪异,我们对它知之甚少,但有一点已经比较明确:新冠虽然传播性增强,但毒力即致病力和致死性已经明显降低而且还在持续降低。


  • 疫情常态化、长期化,是正确、清晰的认识。严肃对待,不必紧张,精准防控下恢复正常的社会生产和生活,是正解。


周鹏 ,男,临床医学博士、哲学博士、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留美博士后、研究员,北京明德国际医院内科主任、京东方(BOE)健康事业服务群心血管疾病专家、京东健康心脏中心特聘专家。

本文由作者自行上传,并且作者对本文图文涉及知识产权负全部责任。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邮箱:guikequan@hmkx.cn
关键词:
地球村,新冠,疫情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