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医学史上的7月23日:中国物理化学奠基人之一黄子卿逝世

2020-07-23   五号医生吴昊
我行我show!中国医院管理案例评选,医院卓越管理实践大秀场。点击查看

1982年7月23日,中国物理化学奠基人之一黄子卿逝世。

55981595467102122

黄子卿,字碧帆(1900.1.2—1982.7.23)1900年1月2日生于现今广东梅州市梅县区槐子岗村。1921年毕业于清华学堂,早年赴美国留学,先后获得威斯康星大学(University of Wisconsin System)学士学位、康奈尔大学(Cornell University)化学系硕士学位和麻省理工学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博士学位。1955年当选第一批中科院学部委员(院士)。

42971595467089464

黄老曾先后任清华大学教授和北京大学教授,毕生投身于物理化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因对物化方面的研究而入选《世界名人录》。1956年,黄老编著出版了国内第一部高水平的中文物理化学教学用书——《物理化学》。

黄老一生对于物化研究贡献颇多,但对于也有卓越贡献。1928年,他就职于北京协和医学院生物化学系担任助教期间,在生化学家吴宪教授(国际生化学家、近代生化事业的开拓者和学科奠基人)指导下进行蛋白质变性研究。由于具备扎实的物理和化学知识他的研究突飞猛进,他分别制备了经酸、碱、尿素和乙醇作用而变性的蛋白质,并利用测定渗透压(osmotic pressure)来测定这几种不同方法变性的蛋白质的分子量。证明protein denaturation(蛋白质变性)并不必然改变其分子量,为吴宪提出蛋白质变性定义提供了证据。在此期间黄老发现,天然的鸡蛋清蛋白和羊血红蛋白和变性的分子量约为34000的倍数或亚倍数,与单独蛋白质分子量研究测得的亚单位数值相符合。他们在《The Chinese Journal of Physiology》上发表了题为《蛋白质之变性作用(X)——变性卵清蛋白与高铁血红蛋白在浓尿素溶液中之渗透压力》(1930年)的文章。这一研究成果,在当时震惊医学界。

73241595467112483

众所周知,医学同物理、化学等基础学科密不可分,黄老作为物化学家为医学研究做出贡献虽不意外,但也值得敬佩。

93961595467119476

医学科普,我们是认真的。我是五号医生吴昊,欢迎关注。明天见!

关键词:
蛋白质变性,血红蛋白,黄子卿
本文由作者自行上传,并且作者对本文图文涉及知识产权负全部责任。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邮箱:guikequan@hmkx.cn
  • 国际数据
  • 国内数据
更新于 更多数据 >
  • 确诊

  • 疑似

  • 治愈

  • 死亡

  • 确诊

  • 疑似

  • 治愈

  • 死亡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