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得营养和安全,须读懂食品标签
进入超市后,面对琳琅满目的预包装食品,你是如何选择的?是看谁的包装好看?还是就选择知名品牌?
让我们一起读懂食品标签,让自己吃得安全,吃得营养,吃得健康!
食品标签
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 7718-2011)要求,直接向消费者提供的预包装食品标签标示应包括:食品名称、配料表、净含量和规格、生产者和(或)经销者的名称、地址和联系方式、生产日期和保质期、贮存条件、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产品标准代号、其他需要标示的内容。
食品营养标签
营养是指机体从外界摄取食物,经过体内的消化、吸收和(或)代谢后,或参与构建组织器官,或满足生理功能和体力活动需要的必要的生物学过程。
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糖类)、维生素、水和无机盐(矿物质)是人体所需的六大营养素,前三者在体内代谢后产生能量,故又称产能营养素。
你知道吗?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18~49岁的成年人在轻体力活动水平下,男性的能量需要量约为2250kcal/天,女性约为1800kcal/天。
膳食纤维是一种多糖,它既不能被胃肠道消化吸收,也不能产生能量,因为有着重要的生理功能,也成为人体不可缺少的物质,被称为人类的“第七大营养素”。
营养标签是预包装食品标签的一部分,以表格的方式呈现,如同一把“营养参考尺”,使我们能了解食品中主要营养成分的含量,根据营养素参考值和自身状况选择食用。
根据《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 28050-2011)的规定,目前强制标示能量及4种核心营养素: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钠,标示内容包括其含量及其占营养素参考值(NRV)的百分比。其中含量应以每100克(g)和(或)每100毫升(mL)和(或)每份食品可食部中的具体数值来标示。
营养素参考值(NRV)的百分比则指能量或营养成分含量占相应营养素参考值(NRV)的百分比。
例如:某品牌牛奶营养标签中标示的每100克中蛋白质含量为3.6克,NRV%为6%,也就是说:每100克该牛奶(含有3.6克蛋白质)可以提供一个人每日蛋白质总需求量的6%(按保持健康体重和正常活动标准的成年人所需测算)。
摄入过多的反式脂肪酸可使血液胆固醇增高,从而增加心血管疾病发生的危险。氢化植物油是反式脂肪酸最主要的食物来源。如果食品的配料中含有或生产过程中使用了氢化和(或)部分氢化油脂,食品营养标签上还应标示出反式脂肪(酸)的含量。
如何根据食品标签进行购物?
1
关注食品安全信息,不买过期变质食品。
看清食品的日期信息,不购买超过保质期的食品。
看食物是否在标示的储存条件下存放,如要求冷藏的,需要按照相关要求存放。
2
看清份量净含量,能量营养知多少。
例如:一块面包的净含量为150克,营养标签上的单位值为“每100克”。因此计算能量值和营养成分时都要乘以1.5。避免高估或低估食品的营养。
3
比较营养成分,做出明智选择。
足量摄入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每日摄入量尽量达到100%NRV。
限制摄入饱和脂肪、钠、添加糖,每日摄入量应少于100%NRV。
4
关注营养声称,追求健康风尚。
营养声称是对食物营养特性的描述和声明,包括含量声称和比较声称。含量声称是指描述食品中能量或营养成分含量水平的声称,如“含有”“高”“低”“无”等声称用语;比较声称指与消费者熟知的同类食品的能量值或营养成分含量进行比较之后的声称,如“增加”“减少”等。预包装食品的营养声称均要达到《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 28050-2011)中规定的声称条件,不可随意声称。
关注以下词语,根据个人情况选购食品:
如低盐、低脂肪、无脂肪、无糖、低糖、减少糖、高蛋白、高钙、富含维生素C……
5
查看食品标签,警惕反式脂肪酸。
看营养成分表,注意反式脂肪(酸)的含量。
看配料表,少买或少吃含有“氢化植物油”“起酥油”“奶精(植脂末)”“人造奶油”等的预包装食品。
来源:健康四川官微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