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最忌一概而论:错误的养生不如不养生

2020
07/23

+
分享
评论
医管家
A-
A+

健康说起来只是两个字,但真正做起来却是观念和实际行动的相互融合。

谈养生的人,先要知道养生为何。想要健康的人,也先要明白健康是什么!

--01--

人人都谈养生,却非人人都会养生

关于健康,人们已经掀起了一场养生热,人人都会谈养生,人人都在谈养生。

甚至我们的中国梦的一部分,就是全民健康。

既然人人都在谈养生,那么是否都知道该如何养生呢?

答案是否定的,谈养生的人未必就知道该如何养生。甚至可以说,有些人根本就不会养生,用错误的方式养生。

为什么这么说呢?

今天中国高血压患者数亿人,糖尿病患者也早就超过一亿,但是对于高血压。糖尿病,很多人的认识其实是不足的甚至错误的。

在医管家万寿社区店里,每天都有很多“三高”患者,但是他们当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觉得高血压反正身体也没什么感觉,所以吃药控制就行了,其他就不用管了,这是对高血压真正危害的不足。

大家都知道的,诸如高血压这样的问题,血压高本身只是一个指标,真正有危害的是血压高了之后对身体造成的影响。

但是很多人明显还没有看到这一层。

--02--

健康是一种感觉,但感觉未必健康

对于健康,绝大多数人都是凭感觉去判断,身体舒服、不受影响,就是健康,相反,身体不舒服,哪怕检查数据再怎么正常,那也是不健康的。

所以,某种程度上来说,健康是一种感觉。

但是我们也应该知道,感觉不好,肯定不健康,但没有感觉,不代表就没有危害。

就像人们对于高血压的认识,高于正常血压一定数值,就是高血压,低于正常血压一定数值,就是低血压。这是从数据上来看的,但是在感觉上,有时候真的未必就会让人觉得不舒服。

然而,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真正可怕的不是血压,而是并发症。

但是很多人对于并发症又没有正确的认识。

什么意思,就是有时候血压高达180mmHg了,但是本身感觉不明显,但是可能你脑血管突然破裂了,落得个半身偏瘫,或者,血压是没什么感觉,但是你去医院检查,发现冠状动脉堵了一大半了。

这些都是高血压并发症,更严重的时候,可能是脑卒中,造成死亡。

--03--

养生不可一概而论

由此可见,高血压吃药控制是必须的,但是真的只是吃药就可以了吗?这是不可能的。

所以,养生并不是你想的那么简单,哪里痛治哪里,“对症下药”,养生养的是整体,不是局部的任何一个地方。

真正的养生,养的是命。命是什么?人的身体和精气神的全部总和。所以不仅要养身体,同时也要养我们的精气神。

身体健康,精气神也充沛健康,这才是真正的健康。

但人体是一个很神奇的存在,五脏分属五行,五行相生相克,因此有肝肾同源,脾胃互为表里等等一系列的说法。

这也是养生的整体观。

但直到今天为止,很多人依旧不了解养生,不懂得养生,甚至很多人使用了错误的养生方法,导致出现更多问题。

比如我们常说每天要多喝水,但其实喝水太多,也伤肾。

所以,适量才好,任何东西,过犹不及,无论什么养生,一旦过度了,都会适得其反。

就像辟谷养生,适当饿一饿,轻断食,有利于肠胃排毒,但是一旦过度了,又会造成肠胃伤害。

因此,养生不可一概而论,需得结合自身情况,有方法有技巧地进行!

--04--

六大养生观

健康说起来只是两个字,但真正做起来却是观念和实际行动的相互融合。

谈养生的人,先要知道养生为何。想要健康的人,也先要明白健康是什么!

--01--

人人都谈养生,却非人人都会养生

关于健康,人们已经掀起了一场养生热,人人都会谈养生,人人都在谈养生。

甚至我们的中国梦的一部分,就是全民健康。

既然人人都在谈养生,那么是否都知道该如何养生呢?

答案是否定的,谈养生的人未必就知道该如何养生。甚至可以说,有些人根本就不会养生,用错误的方式养生。

为什么这么说呢?

今天中国高血压患者数亿人,糖尿病患者也早就超过一亿,但是对于高血压。糖尿病,很多人的认识其实是不足的甚至错误的。

在医管家万寿社区店里,每天都有很多“三高”患者,但是他们当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觉得高血压反正身体也没什么感觉,所以吃药控制就行了,其他就不用管了,这是对高血压真正危害的不足。

大家都知道的,诸如高血压这样的问题,血压高本身只是一个指标,真正有危害的是血压高了之后对身体造成的影响。

但是很多人明显还没有看到这一层。

--02--

健康是一种感觉,但感觉未必健康

对于健康,绝大多数人都是凭感觉去判断,身体舒服、不受影响,就是健康,相反,身体不舒服,哪怕检查数据再怎么正常,那也是不健康的。

所以,某种程度上来说,健康是一种感觉。

但是我们也应该知道,感觉不好,肯定不健康,但没有感觉,不代表就没有危害。

就像人们对于高血压的认识,高于正常血压一定数值,就是高血压,低于正常血压一定数值,就是低血压。这是从数据上来看的,但是在感觉上,有时候真的未必就会让人觉得不舒服。

然而,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真正可怕的不是血压,而是并发症。

但是很多人对于并发症又没有正确的认识。

什么意思,就是有时候血压高达180mmHg了,但是本身感觉不明显,但是可能你脑血管突然破裂了,落得个半身偏瘫,或者,血压是没什么感觉,但是你去医院检查,发现冠状动脉堵了一大半了。

这些都是高血压并发症,更严重的时候,可能是脑卒中,造成死亡。

--03--

养生不可一概而论

由此可见,高血压吃药控制是必须的,但是真的只是吃药就可以了吗?这是不可能的。

所以,养生并不是你想的那么简单,哪里痛治哪里,“对症下药”,养生养的是整体,不是局部的任何一个地方。

真正的养生,养的是命。命是什么?人的身体和精气神的全部总和。所以不仅要养身体,同时也要养我们的精气神。

身体健康,精气神也充沛健康,这才是真正的健康。

但人体是一个很神奇的存在,五脏分属五行,五行相生相克,因此有肝肾同源,脾胃互为表里等等一系列的说法。

这也是养生的整体观。

但直到今天为止,很多人依旧不了解养生,不懂得养生,甚至很多人使用了错误的养生方法,导致出现更多问题。

比如我们常说每天要多喝水,但其实喝水太多,也伤肾。

所以,适量才好,任何东西,过犹不及,无论什么养生,一旦过度了,都会适得其反。

就像辟谷养生,适当饿一饿,轻断食,有利于肠胃排毒,但是一旦过度了,又会造成肠胃伤害。

因此,养生不可一概而论,需得结合自身情况,有方法有技巧地进行!

--04--

六大养生观

传统的运动保健,除具有系统的理论外,还有切实可行的原则和方法,主要是:
1.强调动静结合
不能因为强调动而忘了静,要动静兼修,动静适宜。运动时,一切顺乎自然,进行自然调息、调心,神态从容,摒弃杂念,神形兼顾,内外俱练,动于外而静于内,动主练而静主养神。
2.提倡持之以恒
人贵有志,学贵有恒,做任何事情,要想取得成效,没有恒心是不行的。锻炼身体非一朝一夕之事,要经常而不间断,如果因为工作忙,难以按原计划时间坚持,每天挤出10分钟,8分钟进行短时间的锻炼也可以。若因病或因其他原因不能到野外或操场锻炼,在院内、室内、楼道内做做原地跑、原地跳、广播操、太极拳也可以。无论如何不能高兴时练的累死累活,兴奋过去多少天都不练。
3.运动适度,不宜过量
若运动后食欲减退,头昏头痛,自觉劳累汗多,精神倦怠,说明运动量过大,超过了机体耐受的限度,会使身体因过劳而受损。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就告诫人们:“养性之道,常欲小劳,但莫大疲及强所不能堪有。”那么,运动量怎样掌握才算合适呢?一般来说,以每次锻炼后感觉不到过度疲劳为适宜;也有人以脉搏及心跳频率作为运动量的指标,若运动量大,心率及脉率就快。对于正常成年人的运动量,以每分钟心率增加至140次为宜;而对于老年人的运动量,以每分钟增加至120次为宜。
4.舒适自然,循序渐进
为健康而进行的锻炼,应当是轻松愉快的,容易做到的,充满乐趣和丰富多彩的,人们才愿意坚持实行。即“运动应当在顺乎自然和圆形平面的方式下进行。”这是美国运动生理学家莫尔豪斯的结论。在健身方面,疲劳和痛苦都是不必要的,要轻轻松松地渐次增加活动量,“不能一口吃个胖子”。正确的锻炼方法是运动量由小到大,动作由简单到复杂。比如跑步,刚开始练跑时要跑得慢些、距离短些,经过一段时间锻炼,再逐渐增加跑步的速度和距离。
5.运动时间,因时制宜
一般来说,早晨运动较好,因为早晨的空气较新鲜,而室内的氧气经过一夜的睡眠后,大部分被人吸收了,二氧化碳的浓度相对增多,到室外空气清新的地方进行运动锻炼,即可把积聚在身体内的二氧化碳排出来,吸进更多的氧气,使身体的新陈代谢增强,为一天的工作打好基础。此外,午睡前后或晚上睡觉前也可进行运动,以消除一天的紧张,轻松地进入梦乡,但运动不要太激烈,以免引起神经系统的兴奋,影响睡眠。总之,许多健身运动,随时都可以做,多少做些,都是有益的。但稍微剧烈的运动,不要在吃饭前后进行,因为在饭前呈现饥饿状态,血液中葡萄糖含量低,易发生低血糖症;饭后剧烈运动,大部分血液到肌肉里去,胃肠的血液相对减少,不仅影响消化,还可引起胃下垂、慢性胃肠炎等疾病。
6.运动项目,因人制宜
对于老年人来说,由于肌肉力量减退,神经系统反应较慢,协调能力差,宜选择动作缓慢柔和、肌肉协调放松、全身能得到活动的运动,像步行、太极拳、慢跑等。而对于年轻力壮、身体又好的人,可选择运动量大的锻炼项目,如长跑、打篮球。每个人工作性质不同,所选择的运动项目亦应有差别,如售货员、理发员、厨师要长时间站立,易发生下肢静脉曲张,在运动时不要多跑多跳,应仰卧抬腿;经常伏案工作者,要选择一些扩胸、伸腰、仰头的运动项目,又由于用眼较多,还应开展望远活动。总之,体育项目的选择,既要符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又要适合身体条件,对脑力劳动者来说,宜少参加一些使精神紧张的活动!

本文由作者自行上传,并且作者对本文图文涉及知识产权负全部责任。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邮箱:guikequan@hmkx.cn
关键词:
高血压,运动量,糖尿病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