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第一次崴脚没处理好,小心一崴再崴!

2020-07-22   北京北亚骨科医院
我行我show!中国医院管理案例评选,医院卓越管理实践大秀场。点击查看

如何避免脚一崴再崴,有效固定、制动是关键!

崴脚是骨科、急诊最常见的损伤,占运动损伤的第一位,可以说90%的人一生中都有过崴脚经历。崴脚后伴随而来就是肿胀和疼痛,很多人第一反应是活动活动脚腕,若没有疼痛或只是轻微疼痛,就不在意了。即使到了医院,医生说要制动(即禁止活动、多休息),很多人也认为是小题大做。

殊不知,崴脚后如不立即有效固定、制动,受伤的韧带会在异常位置修复,减弱维持踝关节稳定的力量,致使崴脚会像一个“老朋友”一样时不时来一次,这种情况专业的称呼叫做“习惯性崴脚”。另外还有人会落下踝关节疼的毛病,早期可能是韧带撕裂处疼,但由于踝关节长期不正常受力,将导致创伤性关节炎。

图片来源:全景

82071595383290564

对于崴脚,你是不是也犯过以下错误?

错误1

不把崴脚当回事,甚至在崴脚之后自行掰弄脚骨,甚至刻意剧烈活动,抱着侥幸心理以为活动活动筋骨就行了,其实,这样做是错误的,且容易出现新的损伤。

正确的做法

立即停止一切活动,制动处理。

错误2

立即局部热敷,这是非常错误的!热敷会扩张血管,加速局部出血和肿胀。

正确的做法

立即冷敷。

错误3

崴脚没必要到医院检查治疗。

正确的做法

踝关节一旦发生扭伤需要引起高度重视,不要认为当时没什么事,等到几周甚至一个月后肿胀、疼痛症状仍没有好转才想着去看医生。

崴脚后

第一时间正确处理很重要!

1、损伤初期(48小时内)

保护受伤的部位,使之不受二次损伤,条件允许时,可以使用夹板或临时固定物使受伤部位得到更好的保护,以免因为外界因素导致未撕裂的韧带或者未骨折的骨头发生骨折。

在确诊无骨折情况下(需专业人士检查确诊),在疼痛能够忍受范围内,适当负重及活动(负重量以疼痛VAS评分:4/10以内为准)。

2、RICE原则

● Rest(休息)

停止走动,让受伤部位静止休息,防止二次损伤,减轻组织渗出、肿胀。

● Ice(冰敷)

让受伤部位温度降低,减轻炎症反应和肌肉挛缩,缓解疼痛抑制肿胀。急性期24~48小时可冷敷,每次10~20分钟,2小时一次,注意不要直接将冰块敷在患处,可用毛巾包裹住冰块,以免冻伤。(注:冰敷仅限伤后48小时内)

● Compression(加压)

使用弹性绷带或弹性大的衣物(比如丝袜)包裹住受伤的踝关节,适当加压包扎(松紧适度)减轻肿胀,注意不要过度加压,否则会加重包裹处以远肢体的肿胀、缺血。

● Elevation抬高

将患肢抬高,高于心脏位置,增加静脉和淋巴回流,减轻肿胀,促进恢复。

为何一次崴脚后,会“经常崴脚?”

很多人认为,关节扭伤后,损伤的韧带没有长好,韧带松弛,所以踝关节不稳了。真正的原因其实并不止这么简单!

一方面:功能性不稳

在人体的肌肉、肌腱、关节囊及韧带上,布满了大量的本体感受器。在不同状态(运动或静止)时产生感觉,它可以感受我们的肌肉、肌腱、韧带的张力变化,以及关节伸展程度,空间位置变化(本体感觉),将信息反馈给大脑,使人体感受到身体在空间的位置、姿势、运动的变化等。调节肌肉运动,参与保护稳定,避免受伤。

而有过崴脚经历的人,踝关节连接大脑的“本体感受器”也会受损,当再次发生崴脚时,感受器无法及时将信息传递给大脑,致使身体不能快速做出保护性动作,于是再次崴脚就发生了。

另一方面:结构性不稳

有过崴脚经历后,踝关节周围的软组织不同程度的都会受到损伤,而严重的崴脚不仅仅损伤了软组织,连韧带也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拉伤或者断裂。如若后续保养不当,韧带会持续松弛,关节也会不稳,就像用力过猛的皮筋失去了它原本的弹性,稍受外力作用即可再次发生崴脚。

远离崴脚风险,从生活点滴做起!

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路况,在高低不同的路面上行走容易发生脚扭伤,尽量避免选择这类路径,如果无法避免,请提高注意力,走路不要玩手机或者进行其他分散注意力的行为动作,尤其是老年人更要注意出行安全。

穿高跟鞋是诱发崴脚的重要原因,要尽量少穿高跟鞋走不平坦的路,高跟鞋的高度不宜过高。

选择合适的用具,在活动时最好选择较好的鞋子、防护工具等,如打篮球时选择有保护脚腕作用的鞋子,老年人或有需要的人群,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拐杖或轮椅。

温馨提示

崴脚经过紧急处理后,最好及时就医检查,以免韧带松弛使踝关节不稳定,导致踝关节脱位等不良后果。脚扭伤后短期内切忌按摩,因为按摩只会加重韧带撕裂和毛细血管损伤,造成更多的内出血,从而影响愈合。

关键词:
踝关节,崴脚,韧带
本文由作者自行上传,并且作者对本文图文涉及知识产权负全部责任。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邮箱:guikequan@hmkx.cn
  • 国际数据
  • 国内数据
更新于 更多数据 >
  • 确诊

  • 疑似

  • 治愈

  • 死亡

  • 确诊

  • 疑似

  • 治愈

  • 死亡

相关阅读

相关推荐

  • 内分泌系列讲座之甲状腺与碘!
    打开APP 北京北亚骨科医院
  •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