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椎间盘。
A
脊柱是由一节一节的骨性结构——椎体连接而成,每两个上下相邻的椎体之间都有一层较软的“缓冲垫”,就是椎间盘。
因此,不仅腰椎有椎间盘,颈椎、胸椎都有椎间盘。
椎间盘的组成成分是纤维软骨组织,像一个肉包子,外面是一圈“包子皮”——纤维环,内里是“肉馅”——髓核。
由于人类作为高级智能生物直立行走的方式,椎间盘长期受到重力的垂直方向的压迫,随着年龄的增长、不良的姿势、或外伤等情况,“肉包子”受到挤压,“包子皮”纤维环可能会变形甚至破损,而里面的“肉馅”髓核就可能漏出来。
1 那么,如何判断是否是椎间盘出了问题呢? 因为椎间盘不是骨性结构,因此在X线平片上无法直接显示,往往需要拍CT或MRI(磁共振),以更清楚地显示椎间盘的病变。
遭了,我的检查报告说有腰椎间盘膨出,是不是很严重啊?其实,腰椎间盘膨出,只是椎间盘病变里最轻的一种。试想一下椎间盘这个“肉包子”,因为挤压的缘故“包子皮”变形了,“肉馅”被压扁也变形,虽然在形状上发生了变化,但暂时皮还没破,纤维环的完整性依然保留,髓核也没有漏出来。
椎间盘膨出进一步发展,可能进展为椎间盘突出。“包子皮”在进一步挤压的压力下终于破了洞,髓核也就“露馅儿了”。但这依然不是最糟的情形。
椎间盘突出进一步发展,可能发生椎间盘脱出。就是已经破损的“包子皮”在进一步挤压下,掉出来很多馅儿,有的陷儿甚至掉到离包子有一定距离的地方,就是髓核掉出来游离在外了。
检查报告的腰椎间盘突出=腰椎间盘突出症吗?
并不是。
CT或MRI上显示的椎间盘病变指的是解剖结构的改变,但并不一定出现临床症状。
只有当突出的椎间盘压迫神经组织引起相应的临床症状,才能诊断为椎间盘突出症。常见的症状包括腿麻、腰痛、行走无力等。
被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后该怎么办?
治疗方式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
基本的原则是:初次发作或病程较短,症状不严重,可首选择保守治疗;只有反复发作,症状进行性加重,保守治疗疗效不佳,才考虑手术治疗。
常见的保守治疗有生活管理、物理治疗和药物治疗:卧床休息,腰围保护下适当下床活动;非甾体累抗炎药物镇痛治疗;牵引治疗;专业规范的针灸、理疗、按摩等。
而手术治疗需严格掌握适应症,只针对症状严重、反复发作、经3个月以上保守治疗无效且症状进行性加重,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的患者才考虑行手术治疗。此外,有明显的神经根或马尾神经综合征表现,如大小便功能障碍、下肢无力等,应急诊手术治疗。
目前有多种微创治疗方式,包括经通道或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