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为医生/国内资深医疗评论员
前些日子,山西运城有一家当地资讯类平台刊登了一封患者家属实名举报医院医生的举报信。
今年5月份,举报人的爸爸在河津人民医院被诊断为肝硬化,家属听说运城中心医院水平较高,就转院到那里治疗。当时消化内科胡医生以“黄疸待诊、肝损害”收入院。
患者死亡后,家属接受不了这个结果。
他们认为是医院的医生耽误了患者的病情,因为他们在医院的医生介绍栏处看到,主管医生擅长的疾病没有看到肝病治疗!
他们据此认为,主管医生没有治疗肝病的资质,把肝病患者当做了自己的试验品,导致患者完美错过黄金治疗时间。
所以要求医院赔偿住院费、陪护费、治疗费、交通费、精神损失费,两个老人和一个孩子、一个老伴的生活费、抚养费、埋葬费等等。
这条新闻看得令人沉重!
医务人员,太容易把注意力聚焦在这个消化内科不能治疗肝病的常识荒诞上。因为肝病本来就属于消化内科疾病范畴,所以从这个角度来挑医生的过错,病人只能无功而返,因为发力点根本不对。
但是这个新闻事件,除了暴露隔行如隔山,非医务人员一思考专业问题,上帝就发笑的现象外。同时,或许暴露了更为沉重的几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就像新闻强调的那样,患者死亡后,家属接受不了这个结果,怎么办?谁能回答好这个问题?当今的医疗环境,盛行报喜不报忧,坏事情谁都不愿意面对和正视,但医疗偏偏是高风险行业。病人缺乏导引和不知所措,所以才往往把攻击矛头对准了无辜的医生,这种消化内科不治疗肝病的攻击,是针对人挑错,而不是真的和医生有什么深仇大恨。所以才会有这种口不择言。
所以,当患者对诊疗结果不接受的时候,如何解释判断和维护公正?这件事情如果没有力量去做好,医生就会很容易成为攻击对象。
第二个问题是,家属要求医院赔偿住院费、陪护费、治疗费、交通费、精神损失费,两个老人和一个孩子、一个老伴的生活费、抚养费、埋葬费等等。貌似荒诞,但也是一个客观存在的问题,当因为看病造成人财两空,尤其是家庭产生巨大的经济损失的时候,如何处理这个深层次矛盾和问题?
家属也不知道怎么解决啊!这时候,闹医生不停地投诉医生,这就成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这往往也是很多医闹事件和暴力伤医事件产生的源头。
人命关天,和一个家庭的经济到精神的命运息息相关,每个生命的变化,都会牵涉这家庭巨额财产的变化。如果不能正视这个问题的存在,大家都装聋作哑,这种经济和精神之痛刺在病人家属身上,又得不到理解和同情,很容易衍生为情绪的失控。
在这种现实面前,无辜的医生,又再一次很容易成为被攻击和宣泄失控的目标对象。
在巨大经济利益面前,这种诱惑是巨大的,没有几个普通人可以抵制住这种诱惑。所以,你才会看见公务员、高校教师甚至是医护人员自身都成为医闹分子。在这个过程中,除了看到所谓医闹者的道德败坏,是不是也应该看到医疗安全保障不足的制度性缺陷?
连价值十几万的汽车都会上车责险,但价值十倍百倍千倍的人去做手术,却没有医疗责任保障,这是非常离奇荒诞的。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