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5个厨房细节里,藏着健康杀手

2020
07/21

+
分享
评论
营养e生
A-
A+

幸福的生活藏在厨房里

但你知道吗?

精美的食物包装外

可能附着病毒

氤氲着温馨的烟火气里

可能藏着致命元素

这5个厨房里的小细节

在一日三餐中影响着

你与家人的健康

食品包装要清洁

近日,重庆、江西萍乡、大连、厦门……多地进口冻白虾外包装检出新冠病毒。

86281595294228561

就目前公布的消息来看,食品被新冠病毒污染的几率非常小,目前全世界也没有通过消化道感染新冠病毒的案例。

但接触过被污染的食品外包装后,再触摸口、眼、鼻黏膜等,就有可能导致感染。

因此在特殊时期,采购和处理食品时需注意以下细节:

采购前后

  • 出门前,做好个人防护,戴好口罩,带上消毒湿巾和干净的购物袋;

  • 采购时,应佩戴一次性手套或使用一次性购物袋套在手上进行挑选,不要直接用手碰触食物;

  • 回家后,立即使用七步洗手法进行手清洁。

79411595294228757

食物安全五大原则

保持清洁

食物尤其是生鲜、冷冻食品,加工前要认真清洗,最好使用容器装水浸泡清洗,以免水飞溅到别处产生新的污染。

生熟分开

包括使用的容器、案板、刀具等,防止交叉感染,烹饪结束后,及时进行清洗和消毒。

熟透煮透

生鲜、冷冻食品一定要彻底加热,杀灭病毒和其他病原微生物。

保持安全温度

绝大多数微生物喜欢室温的环境,高于70℃或者低于4℃就很难存活,因此吃不完的食物要及时冷藏。

清洁的水和食材

到正规超市或市场购买食品、购买食品要注意生产日期、保质期、储存条件等食品标签内容。

大火爆炒油烟致癌

中国人喜欢大火爆炒,烧到油冒烟才下菜,殊不知这样炒菜产生的油烟里,含有200多种有害物质,其中包含苯并芘、挥发性亚硝胺、杂环胺类化合物等明确已知的致癌物。

世界卫生组织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将致癌物分为四类:

  • 1类:已经被证实对人体有致癌作用;

  • 2A类:已经被证实对动物有致癌作用,但对人体的致癌作用还没有足够的证据;

  • 2B类:对动物和人的致癌性证据都不充分,或者对动物具有致癌性,但是对人无致癌性;

  • 3类:尚不能分类致癌物;

  • 4类:对人体“可能没有”致癌性物质。

在116种一级致癌物中,就包括了苯并芘、亚硝胺。国际重磅学术杂志Lung Cancer上曾发表过相关研究:烹调油烟会让女性非吸烟者的肺癌发生风险升高3.79倍。

28371595294228944

即使油没有烧到冒烟,也会有健康风险。当油烧到150℃时,会产生有强烈辛辣气味的丙烯醛(3类致癌物)。

它对鼻、眼、咽喉黏膜有较强的刺激,长时间吸入会引起慢性咽炎、鼻炎、气管炎等呼吸道疾病,而且还会导致人体内脂肪代谢失常,使大量的脂肪堆积在皮下组织中,也就是让人发胖。

所以,做菜时尽量

  • 少用油炸、煎炒、爆炒等方式;

  • 注意厨房通风,且务必要打开抽烟烟机。

冰箱不是保险箱

很多人以为食物放到冰箱就万事大吉了,只要在想吃的时候拿出来吃就行。这种把冰箱当保险箱的行为,实在是低估了细菌的生命力。

一般来说,冰箱冷藏室的温度在0-4℃,耐低温的细菌如李斯特菌可在0℃-10℃的低温中生长,沙门氏菌可在冰箱中存活3-4个月。

食物在冰箱冷藏只是让细菌生长变慢,并不能杀死它们,因此食物仍然会有污染、变质的风险。

全球卫生理事协会做过一项《家庭卫生报告》调查,结果显示,冰箱是家里第二脏的地方,仅次于浴室密封胶。

保持冰箱卫生这样做:

  • 合理收纳,让器皿、物品保持干燥、干净,减少细菌滋生的可能;

  • 适量采购,不要有太多的冗余食物;

  • 立即处理,采购回来的食物要马上冷藏、冷冻,不要丢在地上半天才想起来处理。

厨具、食物霉变得扔

家里的砧板,一用就是几年,即使布满了划痕、长出了黑点,也有人懒得换。

要知道,砧板上残留的食物残渣和水分,是细菌的天然培养皿,里面可能藏着一类致癌物——黄曲霉素!

黄曲霉素的毒性是氰化钾的10倍,砒霜的68倍,是目前已知最强致癌物之一,1毫克就是致癌剂量,可能诱发肝癌、直肠癌、卵巢癌等。

黄曲霉素的稳定性很强,一般温度难以将其杀灭,它还不易溶解在水中,即使用100℃的温度进行20个小时的灭菌,也不一定将其彻底去除。

不止是砧板,没洗干净的筷子、发霉的坚果如瓜子花生中,也可能含有黄曲霉素。

65491595294229043

对于砧板、筷子等厨具,用完之后记得清洗干净,擦干,放在通风干燥处,且需定期进行彻底清洗、换新。

不洗油壶不洗锅,不行

多少人家里的油壶,是原来的油快用完,再继续倒新的?有多少人为了省事,炒完一个菜接着炒下一个?

北京卫视《我是大医生》栏目,曾对家里常用的油壶做过检测,发现:有油垢的油壶,里面的残油发生油脂氧化和酸败程度远高于新油壶。新油加入到“被污染”的油壶里,也不能幸免。

类似的,很多人为了省油,会用炸过东西的油来炒菜或者不洗锅接着炒下一道,锅中残留的油脂被再次高温加热,可能会产生较多的有害物质,比如醛、低脂肪酸、氧化物、环氧化物等,致癌物苯并芘也在其中。

正确做法是

  • 油壶每月一洗;

  • 刷完锅再炒下一道菜,注意清除锅内油脂;

  • 煎炸过的食用油不要反复使用。

15741595294229145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食物,致癌物,厨房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