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麻省医疗国际
供体心肺采取
供心和供肺作为一个整体取出。术前准备和大多数操作与同种原位心脏移植术基本相同。经胸正中切口,开胸显露心包广泛切开至两侧肺静脉,游离升主动脉、无名动脉、上腔静脉,分别套带,结扎奇静脉。游离气管至隆突上5cm处套带,隆突附近气管前面少分离,以免损伤来自冠状动脉的侧支血液供应。静脉注射肝素3mg/kg,并给予前列腺素E120ng/(kg·min),以消除肺血管对冷灌注液的反应。高位结扎、切断上腔静脉,紧靠横膈,用血管钳夹住下腔静脉,在钳的上侧将其切断。
待心脏停搏后阻断主动脉,自主动脉根部灌注冷晶体停搏液500~1000ml,用French 14号吸引管向主肺动脉灌注4℃改良collin肺保护液(每升Collin液中加入MgSO4 6mmol,50%葡萄糖液65ml),灌注量60ml/kg,灌注压力20mmHg,灌注时间持续5min以上。肺灌注期间用低潮气量通气,使肺处于半张状态,以便灌注液分布均匀。切开左心耳,排出肺灌注液,以免左心室膨胀。然后在无名动脉平面切断升主动脉,于隆突上5个气管环以上钳住气管并切断之。从下面向上将心肺向后纵隔分离,下肺韧带结扎、切断,将心肺移出胸腔,浸泡在4℃生理盐水中(图6.58-1)。
受体心肺的切除术
其要点是保护膈神经、迷走神经、喉返神经和彻底止血。对气管周围组织作最小限度的游离,以保留血液供应。
正中胸骨劈开切口,将胸骨向两侧牵开。切开两侧胸膜,如有胸膜粘连,要在肝素化前将粘连分开。纵行切开心包,肝素化后按心脏移植插管法建立体外循环。病变心脏可分三步切除,可避免整体切除操作的复杂性:
(1)病变心脏切除时仅保留升主动脉、上、下腔静脉或像原位心脏移植那样保留腔静脉和部分右心房,保留4根肺静脉,切下其间的左房后壁(图6.58-2)。
(2)用两把血管钳将左侧心包切缘向前向左提起,充分显示膈神经的走向。于膈神经之后约3cm,在心包上做一纵切口,向下延至膈肌,向上延至肺动脉,然后再将膈神经前约3cm的心包予以切除,形成保留膈神经、血管的宽心包索带(图6.58-2)。在残留的左房后壁中央经过斜窦纵行剖开左房后壁,将左房残部及与之相连的左肺静脉向前提起,用电刀将其与后纵隔组织分离,分离时紧靠肺静脉,以免损伤后方的迷走神经。通过胸膜切口将左肺向右前方牵出,充分游离肺门,结扎支气管动脉,然后游离切断左肺动脉。用钳闭器将左主气管钳闭,在其远端切断,取出左肺(图6.58-3)。
(3)切开右后外侧心包,按左肺处理法保留右侧膈神经索带。在房间沟后方切开左心房,使右房和右肺静脉完全分开,分离时勿损伤房间隔(图6.58-4)。将右肺静脉及残留的右半侧左房后壁自后纵隔分离,注意保护其前方的膈神经及后方的迷走神经(图6.58-5)。向左前方牵引右肺,结扎支气管动脉,在肺门水平游离并切断右肺动脉,将右主支气管钳闭后切断,即可将右肺切除。从主动脉右侧显露气管,游离气管,注意保留气管周围组织,以保证气管的血液供应,紧靠隆突上方将受体的气管切断,至此受体心肺全部取出(图6.58-6)。
供体心肺切除及联合移植术
供体气管隆突上方切断,修剪整齐后,取部分气管内分泌物作细菌培养,然后将气管内分泌物吸净。将供体右肺经受体右房和膈神经后放入右侧胸腔,左肺经左膈神经后放入左侧胸腔。进一步修剪受体气管,用4-0聚丙烯线连续缝合气管膜部,如果两端气管口经大小不一致,在膜部缝合时进行调整,软骨部可以“8”字缝合,也可以连续缝合(图6.58-7)。
吻合完成后,开始肺通气,按标准心脏移植的方法从下腔静脉向上弧形切开供心右心房,用4-0聚丙烯线将供、受体右心房开口做连续缝合(图6.58-8),最后用4-0聚丙烯线连续吻合主动脉(图6.58-9)。开放上、下腔静脉,排尽心内气体,开放升主动脉,缝置起搏导线或用异丙肾上腺上腺上腺素维持心率110次/min左右,彻底止血后停止体外循环。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