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经济管理年内部控制体系如何重构?

2020
07/20

+
分享
评论
秦永方
A-
A+

医院经济管理年内部控制体系如何重构?

誉方医管微讲堂

6月29日,国家卫健委财务司《关于开展“公立医疗机构经济管理年”活动的通知》(国卫财务函〔2020〕262号,以下简称《通知》)强调,推动公立医疗机构加快补齐内部管理短板和弱项,推进高质量发展 ,医院内部控制制度体系建设成为加强医院经济管理的“重要利器”。与同道交流分享,医院经济管理年内部控制制度体系如何重构?

1、 内部控制制度有哪些?

早在201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关于印发《医疗机构财务会计内部控制规定(试行)》的通知(卫规财发[2006]227号)下发,开启了医院内部控制的制度建设新纪元。

2012年11月29日,财政部印发《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财会〔2012〕21号),要求从2014年1月1日起施行。

《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指导意见》(财会〔2015〕24号)要求,健全内部控制体系,强化内部流程控制。单位应当按照内部控制要求,在单位主要负责人直接领导下,建立适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的内部控制体系,全面梳理业务流程,明确业务环节,分析风险隐患,完善风险评估机制,制定风险应对策略;有效运用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内部授权审批控制、归口管理、预算控制、财产保护控制、会计控制、单据控制、信息内部公开等内部控制基本方法,加强对单位层面和业务层面的内部控制,实现内部控制体系全面、有效实施。

财政部关于印发《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管理制度(试行)》的通知(财会[2017]1号),自2017年3月1日起施行。

2、 医院内部控制存在哪些主要问题?

医院内部控制与医院管理方式息息相关,传统的粗放式管理方式,医院对内部控制管理重视程度不高,引发了许多内部控制风险,给医院带来名誉的和经济的损失,归纳起来主要有5大问题。

第一,  内部控制意识和关键不强

第二,  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

第三,  内部控制执行流域形式

第四,  内部控制风险评价缺乏

第五,  内部控制监督机制欠缺

3、医院内部控制体系如何重构?

建立内部控制体系,形成权、责、利相互制约的机制,同时对经济财务行为进行规范,提高内部控制的质量,针对经济管理中内部控制的薄弱环节和短板,需要加强内部控制体系重构。

(1)重新认识内部控制对医院经济管理的重要意义

(2)了解内部控制环境6要素

(3)加强风险识别、防范管控

(4)强化有效的内控组织制度

(5)加强业务层面内部控制

(6)预算业务内部控制关键点及控制措施

(7)收入业务内部控制关键点及控制措施

(8)成本支出内部控制关键点及控制措施

(9)采购业务内部控制关键点及控制措施

(10)资产管理内部控制关键点及控制措施

(11)运营管理内部控制关键点及控制措施

(12)绩效管理内部控制关键点及控制措施

(13)合同管理内部控制关键点及控制措施

  总之,医院内部控制,对于防范风险,堵塞跑冒滴漏,确保相关信息的真实和可靠,保障国有资产的安全性,有效规避的风险,进而提高医院资金使用效率、经济效益等,对于促使医院长远和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医院,重构,体系,控制,关键点,内部,经济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