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胃癌发病呈现年轻化趋势,值得社会关注。
(图片来源:吾恩的微博截图)
1
胃癌的现状如何
胃癌是指源于胃黏膜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是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
我国属于胃癌高发国家,胃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在恶性肿瘤中均居第2位,其发病率约31.28/10万。每年新发病例约67.9万,死亡病例约49.8万。
据中国抗癌协会报告,我国新发胃癌患者呈现年轻化趋势,胃癌患者中30岁以下年轻人的比例,已由20世纪70年代的1.7%增加到当前的3.3%。
2
胃癌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性别因素:男性高于女性,比例约2:1
生活饮食因素:高盐饮食,腌熏煎烤炸食品,不吃早餐,饮食不规律,用餐速度快,暴饮暴食,吃剩菜剩饭,吸烟,饮酒,精神压力大,新鲜蔬菜、水果、膳食纤维摄入不足
感染因素:主要是幽门螺杆菌(Hp)感染
遗传因素:具有胃癌家族史者,其发病率高于人群2-3倍
癌前变化:包括癌前疾病(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肥厚性胃炎)和癌前病变(异型增生)
对于年轻人来说,精神压力大,饮食不规律,遗传家族史是主要的危险因素。
3
胃癌有哪些症状
80%的早期胃癌是没有症状的,部分患者可能有类似消化不良的症状。如果出现上腹痛、体重减轻、厌食、乏力等症状,应及早就医。
胃癌发生转移或出现并发症时,还可有吞咽困难、恶心呕吐、呕血黑便等特殊症状。
相当一部年轻人在出现腹部不适症状后常会自行服用止痛药或饮食调节,当不适症状减轻或缓解后往往忽视病因而未做进一步检查。
4
哪些人群需要筛查胃癌
我国40岁以上人群胃癌发生率明显上升,因此建议以40岁为胃癌筛查的起始年龄。
年龄40岁以上,男女不限,且符合以下任一条件,就是胃癌的高危人群,建议筛查胃癌:
胃癌高发地区的人群(西北地区和东南沿海;农村高于城市)
幽门螺杆菌(Hp)感染者
有过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手术后残胃、肥厚性胃炎、恶性贫血等病史
胃癌患者一级亲属
存在其他胃癌危险因素(如高盐饮食、腌制饮食、吸烟、重度饮酒等)
40岁以下的年轻人不是常规的筛查对象,所以存在上述危险因素时,自己更应该重视筛查。
5
如何筛查早期胃癌
血清学筛查:包括血清胃蛋白酶原(PG)检测,血清胃泌素-17(G-17)检测,血清幽门螺杆菌(Hp)抗体检测。
新型胃癌筛查评分系统
该系统有5个变量,总分0-23分,分为3个等级:胃癌高风险人群(17-23分),胃癌发生风险极高;胃癌中风险人群(12-16分),有一定胃癌发生风险;胃癌低风险人群(0-11分),胃癌发生风险一般。
胃镜检查结合黏膜活检是目前最可靠的诊断手段。
胃镜检查存在禁忌症时,可考虑用上消化道X线钡餐检查进行筛查。
6
怎样预防胃癌发生
少吃熏制、腌制食物,不吃霉变食物,避免过于粗糙、辛辣食物及大量长期饮酒、吸烟。
避免熬夜,保证充足睡眠;适当放松,保持良好心态,注意缓解压力。
补充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硒、类胡萝卜素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有幽门螺杆菌(Hp)感染者,根除Hp治疗可降低胃癌发生风险。
胃癌高危人群应定期行胃镜检查随访。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私信删除)
参考资料:
[1]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内镜学专业委员会. 中国早期胃癌筛查及内镜诊治共识意见(2014年4月·长沙)[J].胃肠病学,2014,19(07):408-427.
[2]Chen W,et al. CA Cancer J Clin 2016;66(2):115-32.
[3]葛均波,徐永健,王辰.内科学(第9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