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个肿瘤科医生,发现自己癌症晚期,会有什么样的感受?
治癌多年
也未能逃过癌症厄运
2018年3月,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的副院长王磊,被确诊为胰腺癌晚期。这一年,他49岁。
王磊教授是我国结直肠癌、放射性肠炎治疗领域颇负盛名的肿瘤专家,一直致力于与癌症“斗智斗勇”、挽救众多癌症患者的事业中。当这个不幸的消息出来的时候,他正在手术台上帮病人做手术。他坦言,那一刻,无力感在蔓延...
但其实,癌症也是苗头的。早在2017年下半年,王磊教授就常常感到腰痛无力,感冒发烧也久治不愈,但他实在太忙了,还有许多手术要做,还有许多病人等着治疗。结果一拖再拖,肿瘤科医生变成了癌症晚期患者...
生病后,王磊教授曾对妻子说:“这20多年,在我加速跑的时候,你如果能拖拖我的后腿,该有多好。如果我慢一点,或许就不是今天的结局了...”
2019年6月23日,王磊教授在与胰腺癌抗争一年多后,不幸逝世。享年50岁。
“癌王”
胰腺癌为何如此凶残?
1、早期症状不明显,难以发现
胰腺兼有内外分泌功能,体积很小,其解剖位置深,又与胃及十二指肠、胆总管等脏器邻近,故胰腺癌临床症状出现较晚。早期表现不明显,常以消化道症状为主,如反复上腹不适、胀满、酸痛、食欲缺乏、恶心、呕吐、腹泻或便秘等,很容易被误诊为“胃病”。即便是如王磊教授这样的肿瘤专家,也不能立马意识到身上的不适与胰腺癌有关。
2、肿瘤恶性程度高,生存率低
胰腺癌有恶性程度高,转移速度快、手术切除率低、常规放化疗效果不明显等特点,被称为“癌中之王”。在恶性肿瘤中,胰腺癌的发病率并不高,排在第六、七位,但死亡率却排在所有恶性肿瘤的首位,5年生存率仅为5%。
“慢一点”
永远不要透支健康
如王磊教授所言,如果慢一点,或许结局会不一样!虽然他最终没能战胜癌症,但他的患癌故事却给了我们深深的启发:
1、作为癌症患者,最好做到这5点:
1)保持信心;
2)做好后勤补给;
3)调理好身体的功能;
4)配合医生,利用一切有效的治疗手段;
5)寻找有效的帮助与信息资源。
2、作为普通人,千万不要透支健康:
现在很多人为了工作,不得不加班、熬夜、通宵,俨然已经成为一种生活常态,等到身患疾病的那一刻,才后悔莫及。
要知道,人的一生,什么都可以重新来过,唯独健康不可以!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