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种热门吃鱼法,营养流失、伤肝又致癌,很多人都喜欢
现代营养学普遍认为,为了维护人体的营养均衡和饮食健康,建议每个星期最好吃两次鱼。因为鱼肉里脂肪含量较低,且多为不饱和脂肪酸,具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同时鱼肉还含有丰富蛋白质、叶酸、维生素等丰富营养物质。
但是以下这5种吃鱼法,不仅损害鱼肉的营养价值,多吃还有害健康,甚至能致病致癌。
5种吃鱼法营养流失、伤肝又致癌
一、生吃鱼
很多人迷恋生鱼片的美味,但常吃生鱼片有害肝脏,容易感染肝吸虫病,严重的甚至能诱发肝癌。据媒体报道,广西肝吸虫病感染率居全国首位,跟当地吃鱼生的饮食习惯密不可分。
曾有人对我国南方淡水鱼进行调查,结果显示60%的鱼体内存在寄生虫、细菌含量超标的问题。经过高温消毒才能将鱼肉所含的寄生虫和细菌杀死。所以,鱼肉熟吃比生吃要安全得多。
二、腌咸鱼
制作咸鱼是沿海地区的人们保存鱼类的常用方法,但世卫组织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已经明确将中国咸鱼列为1类致癌物质。
因为鱼在腌制过程中会产生大量亚硝酸盐,在胃肠道中可以转化成亚硝胺,亚硝胺具有较强的致癌作用。有研究表明,吃咸鱼和鼻咽癌、食道癌、胃癌的发生率呈正相关。
三、炸鱼
鱼经过油炸香气四溢,但这是很不推荐的做法。首先会摄入大量的油,而且在油炸过程中容易产生较多的过氧化物,甚至是致癌物,鱼肉本身的不饱和脂肪酸也会被破坏。虽然吃鱼可以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但吃油炸鱼,反而会让这种风险增加。
四、烤鱼
烤鱼是近年来很热门的吃法,但多吃对健康不利。首先,为了让鱼入味,需要提前用盐和多种调料腌制,但同时会产生亚硝酸盐。其次,烤鱼的美味其实是先经过油炸,使鱼吸入过多的油,烤鱼下面铺垫的蔬菜也沾满了油,这种高盐高油脂的烤鱼吃多了会引发高血压、高血脂症,甚至中风。
五、水煮鱼
水煮鱼也是很多年轻人喜欢的菜,但水煮鱼其实是“油煮鱼”。因为烹制的最后一步是浇上热油,但因此让鱼肉和其中的配菜吸附大量油脂。此外,水煮菜中还加入了大量盐、豆瓣酱等调料,高油高盐的水煮鱼,对于血压高的人群来说,还是少吃为好。
绝招来了 清蒸+深海鱼这种吃法更健康
从健康的角度出发,吃鱼首选清蒸+深海鱼”。
鱼肉是高蛋白食物,本着营养均衡的膳食原则,吃鱼肉时最好搭配低蛋白的食物,比如富含碳水化合物的主食或薯类、杂粮;还要有膳食纤维、矿物质和维生素丰富的新鲜蔬菜、菌藻类食物。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