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文章
报道中提到事情经过大致是这样,3月22日,患者吃了一些青菜、肉丝和一条放了三四天的咸鱼,突感不适。赶往双凤工业医院就诊,检查报告显示无明显异常,怀疑食物中毒,按照急性胃肠炎治疗。 治疗后,不适症状暂时缓解,但不久后,病情加重,并出现大量血便。
第二天再次前往双凤工业医院就诊,测得血压偏低,医生建议上级医院就诊。 到了上级医院,经过一系列检查以后,医生称没有太大问题,患者便离开医院。 当晚,患者出现呼吸心跳骤停,陷入昏迷。 第三天,患者死于脓毒性休克。 其中,在上级医院检查的一张报告单显示,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都急剧升高,分别达1029 μ/L(参考范围:14-36 μ/L),1680 u/L(参考范围:9-52 μ/L)。
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怎么就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急剧上升,这与患者死亡存在怎样的联系?
一系列的疑问还是从了解这两个酶开始吧。 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都是肝功能的指标,合称肝功二项,是临床应用最广泛的反映肝细胞损伤的生化指标。 谷丙转氨酶主要分布在肝细胞胞浆中;谷草转氨酶主要分布于线粒体内,少数分布在胞浆,除了肝脏以外,心肌、骨骼肌等也有分布,故特异性和敏感性均较差[1]。
因为ALT主要位于胞质,故较AST更易从细胞内释放出来,所以在肝细胞变性、细胞膜通透性增加时,释放出来的主要是ALT。
而当肝细胞严重损伤、坏死时,线粒体内的AST才会大量释放出来,显著升高。 生理状态下,血清ALT和AST活性较低,通常低于40 U/L。能导致肝细胞变形和坏死的因素均可引起ALT和AST的活性升高,但是肝病的致病因素不同,升高的程度也不同。ALT和AST有助于疾病的鉴别诊断和病情评估。
由于各种肝脏疾病都能引起转氨酶轻至中度升高,因此,小于300 U/L的转氨酶升高无特异性,需要联合其他检查项目进一步诊断。
若ALT急剧升高大于1000 U/L,提示存在大量肝细胞坏死,最常见的疾病有急性病毒性肝炎,毒物或药物性肝损伤,急性缺血性肝损伤等[2]。 表1 常见肝病及其转氨酶改变与预后[3]
对于极度异常的检验结果,临床医生应该给予重视,像预后极差的急性缺血性肝损伤,谷丙转氨酶升高很可能是患者预后不良的早期征兆之一,此时,肝脏可能只是多器官衰竭中的一个[4]。
[1]
参考
^ 参考文献:
1.Agrawal S, Dhiman RK, Limdi JK. Evaluation of abnormal liver function tests. (1469-0756 (Electronic)). 2.李飞, 陆伦根. 肝功能异常的评估及临床意义.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15(09):1543-1546. 3.Galvin Z, McDonough A, Ryan J, Stewart S. Blood 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levels >1,000 IU/l - causes and outcomes. (1470-2118 (Print)). 4.郭艳梅, 郭传勇. 血清谷草转氨酶极度升高的临床研究. 卫生职业教育. 2012(11):154-155.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