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长版三伏天来了!养生请牢记“三防三多”指南

2020
07/16

+
分享
评论
豹耳健康
A-
A+
7月16号,进入2020年的初伏!一年中气温最高且潮湿、闷热的“苦”夏日子来了。

7月16号,进入2020年的初伏!一年中气温最高且潮湿、闷热的“苦”夏日子来了。

71751594884891784

小暑不算热,大暑正伏天。

三伏天分为初伏、中伏、末伏。每年进入三伏天之后,都很热,特别是中伏最热。民间有“冷在三九,热在中伏”之说。

三伏时节,气温高、气压低、湿度大、风速小,这样的气候条件,对人体健康有明显的不利影响。暑湿之邪乘虚而入,伤津耗气,容易出现精神不济、四肢乏力、食欲不振。并且需要注意的是,今年三伏降雨非常多,湿气也随之加大。

那么这么特殊的三伏,我们该如何养护呢?75191594884892008

首先是防伤阳。伏天里炎热高温,如果防暑降温措施运用不科学,很容易损伤人体内的阳气。比如不少人喜欢吃冷饮来解暑,或者长时间吹空调,从而导致体内寒气增加,诱发疾患。

其次是防伤胃。很多人入伏之后喜欢喝凉茶类的饮料,对于脾胃本就虚寒的人来说,喝太多凉茶就是“雪上加霜”。

然后是防伤肠。炎炎夏日,外出活动容易大汗淋漓,体内水分流失很快,使得便秘容易发作或加重。

专家建议,三伏天要多补水、多晒背和腿、多吃点健脾利湿的食物。

8781594884892305

人每天需要引用的水在1200毫升到1500毫升,很多人也注意到出汗多的伏天更应该多补水,但不宜一次性大量饮水。

此外,适度晒太阳有助于促进钙、磷的吸收,增强体质,促进骨骼正常钙化。

与此同时,三伏天里天气闷热,在多雨时身体很容易受湿邪影响,导致身体湿气重。所以,这一时期要加强对脾胃的养护,健脾祛湿。

88381594884892379

有句俗话说:“心静自然凉”。也预示了夏季养心的重要。

72431594884892554

医学研究表明,夏天当气温超过35℃、日照超过12小时、湿度高于80%的时候,人体情绪调节中枢就会受到明显影响,人也容易心烦意乱,缓解烦躁心情可以采用静坐的方式,不但能迅速达到心气平和,还能够活血通络。

88541594884892953

很多人喜欢熬夜,从道医角度来说,睡眠不足就是脾虚的症状,表明体内湿气过重。

三伏这几天应该要补一个午觉,30~60分钟都可以,过了1个小时的午觉就会影响晚上的睡眠了。

46321594884893205

夏天人体能量消耗大,最好进行一些“低调”的运动,既能起到锻炼效果,又不至于出现不适。三种比较好的运动:游泳、钓鱼、太极拳。

33981594884893334

“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暑热当头,人们往往食欲不振,疲乏无力,不注意还会发生中暑,伏天饮食,请牢记这4点!

1、 多酸多甘

夏天酷热高温,人们喜冷饮,导致湿气侵入人体,引起脾胃不适、食欲不振等,因此夏季应适当多吃一些性酸的食物。如桃子、杨梅、菠萝等。

2、 补气去火

炎炎夏日不仅带给我们身体的不适,还容易导致越来越多的人火气上升,“去火”也是夏日食补的必备功课。夏日去火的食物,上佳选择:苦瓜、西红柿等性凉、清暑的蔬果。

3、 补水养生

三伏天,人稍劳作或运动,就大量出汗,接着产生强烈的口渴感。因此,补水养生便成为三伏天的重中之重。

4、 新鲜干净

夏季常感食欲减退,脾胃功能较迟钝,此时不妨吃些新鲜蔬果,可以有效补充人体必需的能量和水分。如:胡萝卜、柠檬、苋菜等。

本文由作者自行上传,并且作者对本文图文涉及知识产权负全部责任。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邮箱:guikequan@hmkx.cn
关键词:
食欲不振,养生,中伏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