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你能想到什么:中年人、喝酒、肥胖……?
最近,门诊来了一位肝硬化患者,竟是一名11岁的小男孩,已经重度的肝硬化。而这一切,都与他一个常见饮食习惯有关!
早在1年前,当时10岁的小男孩就在学校体检中被查出转氨酶升高,医生建议做B超查肝脏。结果做完B超后,医生愣了:影像结果显示中度脂肪肝,肝脏右叶最大斜径148mm,比成人正常肝脏还要大。
2020年5月,小男孩又回到了医院复诊,B超初步结果显示:从原本的中度脂肪肝变成了轻度脂肪肝。
然而,眼前的小男孩比起一年前明显胖了,加上他疫情期间宅在家吃好喝好缺乏锻炼,脂肪肝难道真的好转了吗?为了确保万一,医生再次建议孩子做肝穿刺,才能准确地查出肝脏的情况。
3天后肝穿结果出来了,验证了医生不详的预感。小男孩的病理报告显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伴肝硬化,肝硬化等级是S3-4,属于重度肝硬化。家人怎么也没想到,11岁的孩子竟然会得重度肝硬化。
根据家长介绍,孩子从小就胃口好,一顿能吃2、3碗白米饭,爱吃红烧肉等荤菜,也喜欢吃重油重盐的食物,每一顿都要吃到撑才罢休。结果就是孩子越吃越胖。
我们生活中身边像这样体型的孩子并不少。吃得白白胖胖,其实是害了孩子!
我们总听老一辈人说:“小孩子长得胖,有福气!”“能吃是福,能多吃就多吃。”“这孩子白白胖胖的,养得真好!”其实,这样反而是害了孩子。肥胖是各种慢性病的发病动机,这点无论大人小孩都一样!
一般而言,肥胖的过程是先“胖到肝”,再“胖到腰”,最后是整体的体重超标,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胖子。而“胖到肝”上,可就不是一件好事儿,如果不加制止,会有这样一个规律:脂肪肝→脂肪性肝炎→肝硬化→肝癌。
肝胆卫士李亚磊表示:孩子虽然长身体,但也不建议吃太撑。尤其是要避免过多热量摄入,少食高糖、高脂肪食品。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