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是人体内不起眼的小器官,它和肝脏紧邻,容易被人忽视。有人认为胆囊是生成胆汁的器官。但真正产出胆汁的器官是肝脏,而胆囊起到的是储存、浓缩和排出胆汁的功效,胆汁会进入肠道内,完成脂肪、脂溶性维生素消化作用。
近些年我国胆囊疾病的发病率明显增长。为了避免疾病影响到身体健康,医生都会建议患者摘除胆囊。这不禁让患者产生顾虑、甚至是抗拒心理,害怕胆囊摘除会给身体造成影响。但从科学角度来看,摘除胆囊是权衡利弊的结果,如果符合以下几种情况,应在医生建议下摘除胆囊:
1、癌变率大的息肉:胆囊息肉,也就是出现在胆囊壁上的异常隆起性病变,临床常见的类型有胆固醇、腺瘤性息肉等,而腺瘤性息肉恰恰就是癌变率较高的种类。特别是出现在胆囊壁上的单发息肉,并且直径超过1厘米,患者年龄超过50岁,为了避免癌变,就应进行胆囊切除。
2、严重的胆囊结石:胆囊结石在临床上也有多个种类,大部分患者都是胆固醇结石,其次则是胆色素、混合型的结石。如果结石症状较为严重,堵塞了胆囊管,又或者是进入了胆总管,患者会有明显腹痛、黄疸、发热等表现,甚至是诱发严重的梗阻化脓性胆囊炎。因此,对于有症状、伴随胆囊炎、数量过多的结石,也应摘除胆囊。
3、胆囊癌:胆囊癌的病发率在我国相对较低,但是其危险性却不容小觑。如果未在早期发现胆囊癌,癌细胞就会不断向周围组织转移和浸润,使得病情更难控制。所以,在筛查出早期胆囊原位癌之后,应第一时间摘除胆囊。
总的来说,如果保存胆囊会给疾病治疗增加难度、给患者造成更大的伤害,摘除胆囊就是正确且必要的选择。通常情况下,胆囊切除之后,胆总管就会逐渐代替胆囊工作。
最后还要提醒各位患者,如果医生建议您切除胆囊,肯定是做了长远考虑。虽然短时间内身体会有不适,但会提高后期的生活和生存质量,收益远远高于不切除胆囊。因此,听从医生建议进行处理,才是正确做法。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