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地球村” |(5)保护好心血管疾病患者,降低新冠死亡
病毒“地球村” |(5)保护好心血管疾病患者,对降低新冠死亡至关重要
核心提示
有基础心血管疾病(包括高血压)的患者,是新冠病死的最高危人群。新冠的预防和治疗,目前没有特异性药物或措施,而心血管疾病是可控可防的,控制好老年患者的心血管疾病、保护好心血管,对降低新冠死亡,至关重要。
正文
新冠防控的主要评判指标之一,是降低新冠所致的病死率或新冠相关的死亡。
业内基本接近的估计:新冠的病死率,1%左右。
(新冠的粗病死率、病死率和死亡率等,在流行病学上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因为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性疾病的定义不同、对以上概念的理解不同,不同资料和不同网站上的数据,给出的新冠“死亡率”、“病死率”等差异很大,从2%到10%以上的都有。简单地想一下:大量(国外的情况)隐性感染患者、无症状感染者和症状轻微一过性者,不会莫名其妙到医院或不会到医院,就不会进入上报程序和统计数据中,所以参与统计新冠患者基数偏小、病死者占的比重就相对较大、得出的百分数就大,但不能代表真实世界的情况。新冠的病死率,没有那么高。)
老弱病残是新冠病死的高危群体。
50岁以下,死亡风险很低(见下图)。
住院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在美国重启经济前,美国马萨诸塞州的平均住院年龄为68岁(见下图)。目前,因病毒变异,新冠住院的峰值年龄,正在向中青年组转移。
新冠的病死情况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更加明显。在美国重启经济前,美国马萨诸塞州的平均住院病死年龄为82岁(见下图)。
以估计的平均1%的病死率来算,80岁以上患者,病死风险增加15倍;70岁以上,风险增加8倍。
心血管疾病是随年龄增加而增加的慢性病。
50岁以下,得了新冠后病死的可能性是千分之四到千分之二,也就是可能性极低(见下图)。
新冠死亡者中,56%的死亡者有以前的住院背景(下图中间)。98.2%有“基础情况”(下图右边)。
什么是“基础情况”?
“基础情况”就是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恶性肿瘤这四大大慢性非传播性疾病。
如果按照基础疾病背景划分,感染上新冠后,有基础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占了绝对多数新冠死亡者构成比。
按照来自我们国家也是全球最大规模回顾性分析的数据,和没有基础情况粗病死率为0.9%相比,心血管疾病(当然包括高血压。有人认为糖尿病是一个心血管疾病)加糖尿病患者感染上新冠后,死亡的风险是没有基础情况死亡者的26倍(见下图)——前面的图和数据已经表明:单纯从年龄分析,80岁以上的新冠患者,死亡的风险增加的是15倍。这说明有基础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死亡的风险最大。
恶性肿瘤患者,感染上新冠后病死风险增加6倍。恶性肿瘤在新冠背景下的处理面临非常难的两难境地:恶性肿瘤本身需要的放或化疗,同时削弱免疫系统功能,而对很多病毒性疾病和新冠,主要靠的是自身的免疫系统清除病毒,目前没有办法解决这个两难冲突。
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感染上新冠后病死风险增加7倍。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病理结构已经存在,只能通过用药和吸氧等手段缓解症状。
新冠患者的心血管系统方面,还有一系列严重的问题和发现:
1:很多新冠死亡者有严重的心血管病理表现——血栓形成和血栓栓塞。
2:少数病情突然急转直下死亡的中青年新冠患者中,新冠相关的心肌炎并不少见。
3:应急性心肌病(Takotsubo Cardiomyopathy)并不少见。
4:与新冠相关的青少年儿童多系统炎症综合征(MIS-C)虽然很少见但大多数累及心血管系统并有冠状动脉瘤形成。
5:和普通病房的患者相比,新冠重症监护病房(ICU)的患者,心律失常、主要是心脏骤停的风险增加将近10倍。
所有以上这些新冠新相关的、导致新冠死亡和新冠相关死亡的心血管基础疾病和并发症是真正意义上可防、可控、可治的。
——心和肺是维持人体生命的两大核心齿轮,呼吸科、心血管、感染科和重症医学科密切协同,注重心血管疾病防控这个靶标、防控好心血管疾病,能在很大程度上预防并降低新冠相关的死亡。这也是在疫苗遥遥无期、作用还不肯定、目前和在遥远的将来没有特异性对付新冠药物的前提下,我们很降低新冠相关疾病死亡的最大空间和思路。
心血管方面还有个重要的发现:大规模、多中心回顾性分析表明:在新冠死亡的患者中,住院期间服用了他汀的患者,粗病死率是5.2%;住院期间未服用他汀的患者,粗病死率是9.4%(见下图)。当然,这只是一个回顾性分析,只能提示他汀可能大大降低新冠的死亡。
——“人民的希望”瑞德西韦,希望不大:费用较高(每个患者目前要花费3,120美元),对重症新冠患者的没有作用,仅能缩短轻、中度患者4天左右的病程,短时间内也难以惠及众多的轻中度新冠患者。
瑞德西韦是否增加新冠患者存活,目前还不清楚,缺乏前瞻性随机临床试验证据。
——对发现症状后7天后需要机械通气的患者,地塞米松可减少住院后28天的全因死亡。对症状持续时间短、无需氧疗的患者,地塞米松没有得益。
新冠保卫战,新冠病死率的大大降低,在支持好患者呼吸、平衡好患者全身状况的前提下,基础心血管疾病的控制,至关重要。
从新冠病死的预防角度看,保护好心血管疾病患者,是降低新冠死亡非常重要的、现实的临床干预手段。
心血管疾病的朋友,最好的、最大程度的降低新冠预后和死亡风险的,就是在心血管医生的指导下,正确控制好心血管疾病。
祝各位健康!
专家简介:
周鹏 ,男,临床医学博士、哲学博士、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留美博士后、研究员,京东方(BOE)健康事业服务群心血管疾病专家、京东健康心脏中心特聘专家。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