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2日下午五点,作为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此次新冠疫情期间的首批外派抗疫医疗队队员,仉英、王菲菲、陆娄恺奕这三名平均年龄仅30岁的检验科年轻技师,义无反顾地登上了前往北京的高铁。彼时,距离他们接到支援通知不足10小时。按照上级要求,她们与中山、华山、儿科、肿瘤及耳鼻喉科医院等其余五家医院派出的检验人员一起作为复旦大学援京核酸检测医疗队队员协助开展核酸检测工作。抵达北京后,她们随队入驻了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至今已奋战两周有余。
援京队员陆娄恺奕、仉英、王菲菲(从左到右)
时间回到6月21日深夜23点30分,院领导接到上级紧急通知,要求医院派出三名具有相关资质的检验师,并携带相关核酸检测设备于翌日立即前往北京援助核酸检测。时间紧迫,检验科主任应春妹收到医院通知后便立即与科室核心小组成员讨论梳理了名单并着手联系、准备。然而时近子夜,相关人员都已入睡,于是应主任给具备出征条件的人员一一微信留言。第二天早上,消息在科里传开后大家纷纷请愿报名,甚至有还在哺乳期的新妈妈也主动报名,而名单上的三位技师更是在第一时间给予了应主任肯定的答复。
人员一经确定,便分头进行准备。
仉英在抗疫一线
三位技师中,仉英从事分子检测工作时间最长,参与组建了医院检验科的PCR实验室,对实验室的建立、核酸检测流程、文件管理等工作都非常有经验,虽然她的宝宝才1岁多,但是接到通知以后她表示作为一个医务工作者,抗击疫情责无旁贷。
王菲菲在抗疫一线
王菲菲同志是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长期从事核酸检测工作,早在武汉疫情爆发的时候,作为一名湖北人,她也积极要求参与当地的医疗援助,但是当时没有安排核酸检测的任务,这次能有机会为抗击疫情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也非常激动。
陆娄恺奕在抗疫一线
陆娄恺奕是一名95后的团委骨干,是一名始终向党组织靠拢的入党积极分子,在分子组轮转以后对分子检测流程非常熟悉,在接到通知后立即表示可以马上出发。
三位援京人员在家简单整理行装后,便直接到医院报到。
而医院方面,也同样紧锣密鼓地进行准备:
科室里,应主任带领科室紧急打包了必要的仪器和耗材,同时贴心地准备了防疫物资。院感科为三位队员进行了全面的实验室防护专项培训。
工会在得知消息后第一时间紧急采买了生活物资和个人防护用品,悉心地整理、打包,准备了满满一行李箱的关怀与温暖。
准备就绪后,医院为三位队员举行了简短而隆重的送行仪式。会上,医院副院长、防控办主任姜桦表示,作为医院首批外派抗疫的医疗队队员,三位同志是全院一千多名职工的代表,希望大家在工作的同时做好个人防护,如有任何困难及时联系,医院作为大后方会尽全力提供支持。
应春妹主任也在会上反复叮嘱大家要妥善安排好工作和休息,科室也会尽一切可能提供各方面支持、等待她们平安归来。
党委书记华克勤老师则表示,此次火线支援事出紧急,三位同志代表医院出征责任重大,希望大家在全力奋战的同时保护好自己,确保“零感染”,早日完成任务,平安归来。
出征仪式后,在医院的安排下,医务科副主任李儒芝和检验科副主任高晶陪同队员们立即出发赶往上海市疾控中心,接受紧急培训。下午五点,队员们带着医院的仪器耗材等物资,登上了高铁。
临行日记节选
我的底气—— 陆娄恺奕
我有想过一万种去北京的理由:去看故宫的雪景;去新建成的环球影城体验电影世界;去清华园看银杏叶落...却没有一种是如今这种原因。其实,武汉疫情爆发之初就提交过请愿书,那时候便做好了上战场的准备,此时更加无畏。
姜桦副院长为我们举行了一个简短的欢送会,让我们知道了红房子是我们的大后方。工会老师送来为我们精心准备的爱心行李箱后,姜院长一一提醒我们有什么没带,有什么可以带上。应春妹主任和科里的老师不停地往我们的行李箱里面塞各种保健品,防护用品。
去CDC集体培训前,华克勤书记赶来和我们送别,合影留念的时候,华书记嘱托我们三个人一定要平平安安地去,平平安安地回来。
去CDC的路上,上海下起了雨,医务科的老师缩在车子的最后一排,扶着我们要带去北京的耗材的物资。到达CDC之后,因为没地方停车,他就在雨里帮忙看着我们的行李和物资。
下车的时候就看到了爸爸妈妈的车子,走过去和他们告别,发现他们把猫咪也带了过来和我告别,我对猫咪说要去北京一段时间,她像是听懂了一样,拼命往上爬,对我“喵~喵~”直叫。培训马上就要开始,我看的出爸妈的不舍,但是我们都明白彼此。
CDC培训结束后,沈艳老师和高晶老师特意赶来送我们去高铁站。雨天的上海格外拥堵,6个大箱子和5箱物资提前运到了车厢前。列车门在5点准时关闭,高铁飞驰出站台,带着我们,挥别前来送别的老师和我们生活和热爱的上海。
未来会面对怎样的困难、经历怎样难以忘怀的种种?说实话长期在大后方的我们并不明确。但是我知道,只要我们心怀学医初衷,牢记使命,我们一定可以顺利完成任务。
滑动可以查看全部
深夜抵京后,第二天队员们便投入了紧张的工作。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新建的PCR实验室当时只完成了建筑设施和水电线路等准备工作,生物安全柜和核酸检测仪器设备等均未到位,队员们组建了临时党支部,协助医院四天内便迅速完成了实验室的建设,及时投入使用。同时,复旦大学各附属医院都及时从上海运送核酸检测仪等设备和物资支持实验室顺利运行。
医院支援北京的部分物资——一台7500型实时荧光定量PCR仪,一台加热器,4把排枪,9把加样枪等都整装待发
从临时实验室,到已经每天可以完成1万例核酸样本检测的成熟实验室,队员们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从PCR实验室四个不同区域实验试剂耗材的准备、仪器的组装和校准、性能验证的完成、检测流程的建立、文档管理的交接,到人员的培训和有效沟通等方方面面,复旦大学队员们的加入,使清华长庚医院的核酸检测能力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
为了完成当日样本检测,队员们每每都要工作到深夜
工作日记节选
病毒就在我们身边—— 仉英
这几天每天醒来第一件事就是先拿起手机看有没有急缺物资。今天同事陆娄恺奕跟第三班的队员早上六点钟进入实验室,通知卢老师不小心夹伤了手,顾不上吃早饭,我赶紧为卢老师处理好手伤。过程中卢老师还一直在与其他队员讨论实验室的事情。很快处理完毕,顾不上休息,卢老师坚持带伤进入二区继续工作。
也许这就是医务人员的职业习惯使然吧。
昨天第二班工作直到今天早上五点钟才结束,处理了近两千份标本,有一例三标靶阳性样本需复核。看到这个消息,才真切感受到新冠疫情就在我们身边。标本的大批量增加超出了检验科物资储备,今天紧急增订的试剂耗材还没有到达,我便只能领取了最急需的手术衣先来到新建实验室,先整理库房,将实验室清洁区物资配置齐全。
中午十二点,清华大学送来了一台扩增仪替换了昨天故障的机器,儿科医院扩增仪也在陈队长的努力下调试完毕。中山医院打包的一台96通道扩增仪和我院扩增仪电脑也即将到位,大家齐心协力,解决了新建实验室仪器缺乏问题。
一点钟,试剂耗材到达。目前新建实验室没有人负责后勤,我到检验科领取试剂耗材顺便将大家换下的手术衣运送回检验科清洗。真的没想到手术衣竟然会这么重,还好路上遇到了中山医院邵老师。原来,王队长突感心动过速,邵老师来给她送药,刚好碰到我。
真希望后期实验室走上正轨,大家都能保重身体健康,一个也不要倒下。
滑动可以查看全部
7月1日,党的生日这一天,已经连续工作一周的姑娘们,用铮铮誓言为党庆生,为自己加油!
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要进一步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更好地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真理,不负总书记的期望,成为一个有灵魂有根基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践行者和传播者。
— 王菲菲
目前的我们,身在北京一线抗疫支援,精准高效做好本职工作,是我们的基本职责,也是目前最重要的任务。习总书记给我们复旦大学的回信,再一次准确昭示了我们义无反顾拼搏奋斗的无上荣光。在长庚医院的大家庭中,以扎实严谨出色负责的工作状态和工作表现为党献礼吧。
—仉英
这次接到援京任务,正值中国共产党建党99周年,昨天习总书记也给复旦师生回信,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心有所信,方能行远;作为青年医务工作者,我们的心中要牢记学医初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希望能早日入党。
—陆娄恺奕
现在,勇敢的姑娘们,依然在和病毒做最近的斗争,愿她们平安归来。
你们的背后是所有红房子人
等你们凯旋
撰文:高晶、沈艳
制图:刘兴久
编辑:李妙然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