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深夜,江苏镇江句容市官方微信平台“句容发布”发布了一条《关于我市3月份发现处置一例输入性登革热病例的情况说明》,内容见截图:
许多网友都很紧张,表示我国新冠疫情防控总体趋好,北京的疫情也基本控制,千万不要再出什么幺蛾子了。
其实大家不必惊慌,登革热虽然属于法定的乙类传染病,只通过蚊虫叮咬传播,人跟人之间不发生传染。
这个传染病大部分都是输入型的,东南亚等国家气候炎热潮湿,是登革热的好发之地。我国在两广、海南、云南等地也有散发。
句容报道的这一例就是有明确的国外旅居史,患者今年曾经去柬埔寨打工,当地的气温较高,工作生活的场所卫生状况较差,蚊虫密集,结合临床表现,确诊为登革热输入散发型病例。
据外媒报道,截止到7月6日,新加坡今年上半年就确诊超过15500例,随着夏季高温的来临,预计这一数据还会攀升,疫情可能会超过2013年的23000例。
东南亚人口大国印度尼西亚截止到六月底,就已经确诊登革热病例68000例。
而越南、印度等国也是频繁发生。
而在过去的2018、2019年里,东南亚、南亚等国家曾经出现登革热暴发流行,达到数十万人,死亡人数数千。
据一项有关登革热流行程度的研究表明,全世界范围内,有近130个国家的40亿人口面临登革热病毒感染的风险。
再来看看江苏的登革热情况
据江苏省卫健委消息,今年上半年江苏共通报登革热病例8例。而2019年上半年的全省通报登革热病例66例。今年的登革热疫情比去年大幅度下降,主要的原因还是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出国打工、求学、旅游人数的减少,从上述登革热多发的国家和地区回国的人员也大幅度减少。
还有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有国外旅居史的人员回来之后都需要进行14天隔离的,对于早期诊断具有一定的帮助,句容发生的这一例也是在隔离期确诊的。江苏今年发生的这8例,都是输入性的,没有本地病例的发生。
在我国南部地区的各海关,每年都会从入境人员中检出若干例登革热病例。基于此,大家不必惊慌,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从这次的全球范围内对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来看,我们国家才是最安全的,也是最以人为本、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我们用仅仅两个月的时间就控制了疫情就可以说明这一切。
讲了这么多,也带大家来撩开神秘的面纱,认识一下登革热,咱普通老百姓又该如何做好预防。
一、登革热概况
登革热是登革病毒经蚊媒传播引起的急性虫媒传染病。登革病毒感染后可导致隐性感染、登革热、登革出血热,登革出血热我国少见。
典型的登革热临床表现为起病急骤,高热,头痛,肌肉、骨关节剧烈酸痛、部分患者出现皮疹、出血倾向、淋巴结肿大、白细胞计数减少、血小板减少等。
本病主要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流行。由于本病系由伊蚊传播,故流行有一定的季节性,一般在每年的5~11月份,高峰在7~9月份。
二、临床表现
潜伏期3~14日,平均为4至7日左右。
1、发热 起病突然,体温迅速达39℃以上,一般持续2~7日,热型多不规则,部分病例于第3~5日体温降至正常,1日后又再升高,呈双峰热或鞍型热。儿童病例起病较缓、热度也较低。发病时伴有头痛、背痛和肌肉关节疼痛,眼眶痛,眼球后痛等全身症状。可有感觉过敏、恶心、呕吐、腹痛、食欲差、腹泻和便秘等消化道症状。颜面和眼结膜充血,颈及上胸皮肤潮红。
2、皮疹 于发病后2~5日出现,初见掌心、脚底或躯干及腹部,渐次延及颈和四肢,部分患者见于面部,可为斑丘疹、麻疹样皮疹等,稍有刺痒,也有在发热最后1日或在热退后,于脚、腿背后、踝部、手腕背面、腋窝等处出现细小淤斑,1~3日内消退,短暂遗留棕色斑,一般与体温同时消退。
3、出血 于发病后5~8日,约半数病例可出现不同部位、不同程度的出血,如鼻衄、皮肤淤点、胃肠道出血、咯血、血尿、阴道出血等。
4、其他 全身淋巴结可有轻度肿大,伴轻触痛。可有肝大,脾大少见。个别病例有黄疸。病后患者常感虚弱无力,完全恢复常需数周。
因此,旅游期间或出国回来,如出现发热、剧烈头痛、后眼窝痛、骨关节、肌肉痛、红疹、全身发痒等症状,要及时就诊,并主动向医生提及登革热疫区旅游、生活史等情况,便于医生及时明确诊断和治疗。
三、治疗
目前对本病尚无确切有效的病原治疗,只能够采取支持及对症治疗措施。
1、一般治疗
患者住有防蚊设备的隔离病房。急性期应卧床休息,直至体温、血小板计数恢复正常,无出血倾向,才可适当活动。饮食以流质或半流质的富含营养的易消化食物为宜。注意清洁口腔和皮肤,保持粪便通畅。
2、降低体温
对高热患者宜先用物理降温,如冰敷、酒精拭浴。对高热不退及毒血症状严重者,可短期应用小剂量肾上腺皮质激素,如口服泼尼松。
3、补液
对出汗多、腹泻者,先作口服补液,注意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必要时应采用静脉补液,纠正脱水、低血钾和代谢性酸中毒,但应时刻警惕诱发脑水肿、颅内高压症、脑疝的可能性。
4、降低颅内压
对剧烈头痛、出现颅内高压症的病例应及时应用20%甘露醇注射液快速静脉滴注。同时静脉滴注地塞米松,有助于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
5、止血
有出血倾向者,给予安络血、维生素K等一般止血药物,出血量大时可输全血或血小板。
四、普通百姓如何应对?
1、尽量避免前往上述高发地区旅游,如果实在需要前往登革热高发地区,一定要小心做好个人防护。
2、与其它蚊子不同,传播登革热的伊蚊在白天进食,其叮咬高峰是在早上或黄昏前,这个时间段往往是户外人员最密集的时候。
3、因此白天户外活动应做好防蚊,建议穿长衣长裤,外露皮肤喷涂驱蚊水,避免被蚊子叮咬。
4、避免在树荫、草丛、凉亭等户外阴暗处逗留。
5、如宾馆房间没有空调设备,应装置蚊帐或防蚊网,或者用灭蚊香及灭蚊器等。
6、爱护环境,清除蚊虫孳生地,不随手扔垃圾,所有用过的饮料瓶、包装袋(盒、罐)等放进有盖的垃圾桶内。家里或者庭院不要有积水,尤其是养花养草的盆盆罐罐容易有积水滋生蚊子,水生植物也要注意经常换水。
7、一旦有从东南亚等国家或者我国的南方地区回来,即使过了隔离期,如果出现有发热或者有皮疹这种典型的登革热症状,必须及时去就医,并告诉医生你的旅行史,以免延误病情。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