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是个复杂的消化器官,中医将肝脏主要的生理机能归位于脾主运化,所以肝病在中医的脾病范围。中医肝病理论如何以中统西?以下特点:
1、肝脏血液供应丰富,肝病必定导致血液流变学改变,中医认为血不循经,可辨证为瘀滞。
2、肝组织炎性充血水肿,中医认为血不利则为水,可辨证为湿浊。凡中医辨证为湿病者,皆与现代病理学的组织水肿、体液潴留有关。
3、肝胆管阻塞引致的黄疸,中医认为是湿毒淤积,可辨证为湿病。
4、病毒侵入肝脏,引发的传染性肝病,中医认为是湿热疫毒,而湿热疫毒因病程或病变的轻重、或深浅,区分为气分、营分或血分的不同。
5、重症肝病的抽搐震颤属肝风内动、肝性脑病、肝昏迷属痰迷心窍。
6、脂肪肝归结于痰浊结滞。
7、肝脏肿瘤的实质性肿块,中医归类于痰毒结滞,属积聚范畴。
中医治肝的五大优势
副作用小、安全性高
中医治疗肝病副作用较小。有些西药的副作用较大,如果长期服用往往会造成一些其他损害,甚至造成药物性肝病。而中医只要按规范调理,即使长期使用也不会造成不良反应。
可提高抗病毒效果
服用西药容易导致病毒的耐药和变异,这是肝病抗病毒治疗中的一大难题。中药治疗肝病,不但可以增加抗病毒的效果,而且有可能降低病毒耐药和变异的发生,同时增强机体免疫能力,有利于病情恢复。
治疗效果好、标本兼治
中医调理不但具有辅助抗病毒的作用,还可以增强体质、改善肝病症状、调高免疫力、抗纤维化等,并起到标本兼治的作用。
不用担心病情反弹
服用西药抗病毒药物一旦突然停药很容易导致病情的复发甚至加重,而使用中医调理则不需要担心这个问题。中医调理降酶抗病毒效果稳定且副作用小,是值得推荐的治疗方法。
因病施治、一人一方
注重从整体出发,针对不同病理、不同程度的患者,通过“望闻问切”,制定因时制宜、因人制宜、因病施治、一人一方、一病一方的个性化治疗方案。
肝胆卫士李亚磊提醒:中医治肝,一定要注意疗程,并且药剂要经常调整,不能不看长短的一吃到底,比如医肝的中药大都以辛燥为主,常食会损及阴血,用苦寒的时候则会伤及脾阳,所以说治肝病的药不但要经常调剂,还要做出间隔才有利于身体的更好更健康,如用某种剂量十天以后就应该调药而剂,以病情的轻重缓急,随时做出调整,用中药治肝,必须注意这一点,否则会损害人体的大系统。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