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现代机器人之父大阪大学教授石黑浩曾经表示,“人类的进化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基因进化,还有一种是技术进化。而在他看来,技术层面的进化比基因层面的进化要快很多。”
而他说提到的技术层面,就是指未来机器人会代替人类的躯干,帮助人类进行行动。
虽然我们曾在电影中或睡梦里无数次看到过这种场景,但是,当人工智能机器人真的发展到这个地步,我们不免感叹,未来自己还能做什么?
近日,来自利物浦大学的研究人员,成功的开发了一款人工智能机器人化学家。
这款机器人化学家具有人形特征,可以在标准实验室中自己工作,像人类一样使用各种实验仪器。然而,与人类不同的是,这种机器人具有无限的耐心,可以同时考虑数十个维度的变量,每天工作 21.5 个小时,剩下的时间用于暂停充电。
更重要地是,这种机器人可以独立思考,自主完成一系列的实验操作。在第一次测试中,这个 1.75 米高的 AI 机器人在 8 天时间里独立完成了 668 个实验,并研发出了一种全新的化学催化剂。这一重磅成果,以封面文章的形式发表在最新一期的 Nature 杂志上。
最新一期 Nature 封面
对此,本次研究的领导者、利物浦大学化学和材料系教授 Andrew Cooper 教授表示,“我们的想法是让科研流程化,而不是让机器流程化。人工智能实验机器人的出现,可以让我们的工作更灵活。它改变了我们工作的方式,它不仅是实验室的一台机器,也是一个具有超能力的实验伙伴,它为人类腾出时间来进行创造性的思考。”
不知疲倦地做实验
不分昼夜地做实验
因此,在第一次测试中,这种机器人便在没有任何研究人员的指导下,8 天内进行了 688 次实验,工作了 192 个小时,进行了 319 次移动,完成了 6500 次仪器操作,并自主发现了一种活性非常高的催化剂。
重塑化学研发的未来
事实上,这并不是人类创造出来的第一个人工智能化学机器人。
例如 2018 年,来自格拉斯哥大学的研究人员就训练出了一个由人工智能驱动的化学合成机器人,从而使探索大量化学反应的过程实现自动化。该研究同样发表在 Nature 杂志上。研究人员当时表示,这项新技术能够变革分子的发现方式。
只不过与这次 Nature 封面的自主机器人化学家不同,当时的这套机器人系统在一定程度上只能算是一个人工智能反应器。
格拉斯哥大学的研究团队使用这个机器人系统,对 18 种不同的起始化学物质组合而成的约 1000 个反应进行了搜索,从而展示了该系统的潜力。
令人惊讶的结果是,仅在探索了大约 100 种可能的化学反应之后,机器人系统就能以超过 80% 的准确度来预测应该搜索哪些起始化学物质的组合,从而产生新的反应和分子。
而就在上个月, 来自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和布法罗大学的研究人员也开发了一项“人工化学家”的技术,该技术结合了人工智能(AI)和执行化学反应的自动化系统,能够加速研发和生产商业所需的新化学材料。
不得不说,以往的人工智能大部分生活在硬盘和内存里,人工化学家则突破了“次元壁”,能直接将自己的“想法”在现实世界中通过物理手段来验证。
正如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化学和生物分子工程学的助理教授 Abolhasani 所说,“人工化学家就像一个真正的自主导航系统,在纷繁复杂的化学宇宙里穿梭。”
“我相信由人工化学家实现的自主材料研发可以重塑材料开发和制造的未来。”Abolhasani 说。
资料来源: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0-2442-2
https://www.eurekalert.org/pub_releases/2020-07/uol-lrb070620.php
https://news.ncsu.edu/2020/06/artificial-chemist/
Robert W. Epps, Michael S. Bowen, Amanda A. Volk, Kameel Abdel‐Latif, Suyong Han, Kristofer G. Reyes, Aram Amassian, Milad Abolhasani. Artificial Chemist: An Autonomous Quantum Dot Synthesis Bot. Advanced Materials, 2020; 2001626 DOI: 10.1002/adma.202001626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