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联合DSA准确诊断车祸伤至椎动脉、甲状颈干动脉破裂一例!
患者男,30岁,车祸致多发复合伤。外伤后随即出现意识障碍约1小时,呼吸困难、喘憋,右上肢活动障碍,右侧外耳道活动性出血,紧急由120运送至我院就诊。
来院后急诊头颅CT提示:弥漫性脑肿胀,环池内稍高密度影,不除外蛛网膜下腔出血。随即以“脑挫裂伤”收入院进一步治疗。
1、外科查体:右侧外耳道可见活动性出血,颈项强直,颈部右侧可见明显青紫肿胀,触痛明显,可见少量渗血,C3-C7区域压痛。考虑存在活动性出血。右上肢肌力0级,温痛觉及位置觉消失,考虑右侧臂丛神经损伤。
2、影像检查:胸椎1-5椎体骨折,胸椎1-4右侧横突骨折并棘突骨折。颈椎3-7右侧横突骨折,颈椎6-7棘突骨折。右肺上叶肺挫伤。右侧胸腔少量积液(积血)。右侧第一后肋骨折。右锁骨骨折。右侧颈部软组织肿胀。
3、床旁颈部超声探查:右侧颈静脉受压轮廓不清,右颈动脉后方可见巨大不均质回声团块,大小约11.1x7.8cm,内可见高回声及液性暗区,CDFI:其内可见偏心性条状血流信号,可见与右侧锁骨下动脉相延续,PW测:呈动脉血流频谱,最大流速约95cm/s。
超声提示:右颈部巨大血肿伴活动性出血(考虑右锁骨下动脉分支血管破裂可能),建议动脉造影检查。
4、超声科会诊:右颈部巨大血肿伴活动性出血,考虑右锁骨下动脉分支血管破裂,甲状颈干及椎动脉破裂出血可能性大,建议右颈部血管造影检查,必要时行动脉栓塞介入治疗。
5、介入科会诊意见:结合颈部血管彩超检查结果,为右锁骨下动脉分支破裂出血,查体:右颈部肿胀明显,局部皮肤瘀斑,凝血功能提示:D-Dmier11.28ug/ml,FDP 58.1ug,根据以上病情分析,符合介入栓塞靶血管适应症,建议行右颈部血管造影+栓塞治疗。
6、多学科会诊后意见:患者病情危重,立即行颈部血管造影,明确患者颈部出血情况,同时行胸腔闭式引流术。
7、次日颈部血管造影示(DSA):右侧椎动脉骨内段破裂,见大量造影剂外溢,远段未显示,右侧颈部浅分支动脉多发破裂见造影剂外溢,与甲状腺下动脉共干。随即分别对靶血管进行栓塞,栓塞后再次造影显示:靶血管成枯枝状改变,造影剂外溢消失;右侧椎动脉上段显影,未见造影剂外溢。
造影显示右侧椎动脉中段破裂出血 弹簧圈栓塞后,出血消失。
8、颈部血管造影提示:右甲状颈干颈浅动脉分支破裂、右椎动脉破裂。这一诊断为患者的精准治疗提供了有利保障。
该患者为急诊车祸入院,入院急诊检查发现多发椎骨骨折、肋骨骨折、脑挫裂伤、肺挫裂伤等多发伤。右颈部肿胀且进行性增大明显,局部呈青紫皮肤瘀斑,临床经过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右颈部包块进行性增大,考虑不能除外右颈部活动性出血。
床旁超声检查是此类危急重症患者的首选检查方法,结合影像学诊断,患者存在颈椎多发右横突骨折及棘突骨折,右侧椎动脉椎间段极易因骨折而失去骨性保护而受损。因此,结合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及频谱分析:右侧颈静脉明显受压,颈动脉后方见巨大包块,且内部见与锁骨下动脉相延续的偏心动脉血流束,频谱阻力增高,流速增快,进入包块内部则失去原有形态。
根据以上分析得出结论:右侧锁骨下动脉分支破裂出血可能性大。
此病例在急诊床旁超声检查和分析思路引导下,辅助临床及时明确诊断,针对病因采取有效治疗措施,精准施治,在第一时间挽救了患者生命。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