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7月9日,全军首位“南丁格尔奖”获得者、新中国护理事业的奠基人黎秀芳同志在兰州逝世。
1917年3月3日,黎秀芳(1917.3.3-2007.7.9)出生于南京一个书香之家,祖籍湖南湘潭。她为家中长女,5岁时黎母因肺病身亡,继母在之后也因难产身亡。而作为长女,其父对她管教甚严,从小就辅导她学习文化知识。
黎秀芳从省立南京女子中学毕业后,也许是同年家人不幸的经历让她难以忘怀,在听说南丁格尔的事迹后,毅然报考了当时国内惟一的国立高级护士学校—南京中央高级护士学校,学习护理知识。从南京中央高级护校毕业后,她留校任教。1941年,抗战进入最艰难阶段,黎秀芳不顾家人反对,辗转前往兰州,依然投入抗战队伍中。在兰州抗战期间,她除正常教学外,日以继夜地翻阅资料,编写了《基础护理学》《营养学》等几门主要课程的讲义。1943年—1949年,她为西北培养出4个班共毕业46名优秀护理人才。1947年,黎秀芳参与筹建西北第一所护士学校——兰州中央医院附设高级护士学校,后担任该校校长。新中国成立后,历任西北军区第一陆军医院(兰州军区总医院前身)附设护士学校校长、兰州军区卫生学校副校长、兰州军区军医学校训练部副部长、中华护理学会副理事长、护理教育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1954年,在西北军区总医院工作期间,黎秀芳看到当时的护理工作分不清先后缓急,治疗中时有差错发生,给患者带来痛苦。经过反复研究,她和同学张开秀创造性地提出“三级护理”理论(即根据病情把病员分成危重病员、重病员、轻病员三个护理等级;后来则变为一级/二级/三级护理等级)和“三查七对”护理制度(强调在进行护理工作前严格对患者信息、医疗器械、药品等严格核对)。此举将我国医院护理工作变得井然有序,奠定了中国现代科学护理的基础。“三级护理”和“三查七对”两项制度,沿用至今。
黎老一生所获荣誉无数,先后被评为中华护理学会先进工作者,“模范护理专家”荣誉称号等等。1990年,卫生部授予她“全国模范护士”荣誉称号。1997年5月,她荣获第36届南丁格尔奖,2001年1月1日,荣获“国际医学成就奖”。
2007年7月9日21时05分,黎老因病医治无效在兰州逝世,享年91岁。让我们记住并悼念这样一位为中国和世界护理工作贡献卓越的护理学家吧。
医学科普,我们是认真的。我是五号医生吴昊,欢迎关注。明天见!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