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源性、药毒、食物中毒与植物神经紊乱
医源性、药毒、饮食、食物中毒等与植物神经紊乱的关系
医源性或药源性因素也可以诱发病人的情志、神志异常,导致植物神经紊乱。
《伤寒论》中有近半数的神志病变因医者误治而发生,有的通过正气受损导致病邪深入,病情加重而发生神志症状,如误用汗、吐、下法和火法等;有的为医者操作不当使患者受到惊吓,出现情志异常,如烧针诱发奔豚。“药烦”一词,为部分药物出现的毒性作用或副作用,也可见于误服药物中毒。因为医源性或药源性因素的掺杂可使疾病更加复杂或不循常规,亦可通过影响病人的精神状态而导致疗效减低或并发他症。所以,在当前医学和心理学界,医源性和药源性因素正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
饮食内伤也是神志病(植物神经紊乱)发生的因素之一。饥饱失常日久,损伤牌气气血生化不足,血不养心可以出现精神委、失眼多参、卑楼等。《内经》“胃不和则卧不安”,胃肠性的精神症状在临床中更是常见
食物中毒:食物本是营养人体的基本物质,是气血精津的生化源泉,但是当食物存放不妥,以致腐烂变质,或进食了某些不经熟化处理的肉类,或误食染有毒气的食物,随其入腹,亦会损害人身,可乱其肠道,伤及脾胃,出现呕恶下利,甚有毒淫脏腑,使神识混乱,而见昏迷、谵语、抽搐、厥逆等。如《诸病源候论・食诸虫中毒候》中所说:“野菜芹荇之类,多有毒虫水蛭随之,人误食之,便中其毒,亦能闷乱,烦躁不安。”
“虫”是一类有生命的内邪,其自身能动,中医学认为其还可产生“蛊毒”。常见寄生虫有蛔虫、寸白虫、蛲虫、钩虫、绦虫等。虫蛊为病,除影响胃肠气机,引发脘腹疼痛、呕吐等胃肠疾患外,亦可导致诸多神志疾病。如蛔虫钴入胆腑,可引起蛔厥;绦虫侵及脑府而致癫、狂、痼、头痛等;虫体化生蛊毒,暗耗气血,血不养心,而见心悸、怔忡、失眠诸疾。现代人们由于对卫生,健康的重视,人们体内的寄生虫已经很少有了,不过爱吃野味,野菜的一些人,或者山区的人们大多体内还是有寄生虫的。
另外,《诸病源候论・恶酒侯》指出:“酒者……其气標悍而有大毒“内熏肝胆,故令肝浮而胆横,而狂悖变怒,失于常性。”恶酒中毒也可导致神志病发生。以上就是今天的内容,大家在吃食上要注意卫生,多清洗后再吃,以免食物中毒。药物用后,出现不适反应立刻停药,咨询医生情况。祝大家身体健康,下期再见。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