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你因何自杀 (六):被拔苗助长的孩子

2020
07/07

+
分享
评论
张翠微
A-
A+
都在逼着学生你超我赶,大家都在透支孩子的学习兴趣与身体健康,简直是一场拔苗助长大赛!

案例6:与应试教育较劲

孩子的每一位老师都对我印象深刻,因为我颠覆了老师们的认知。每当班主任老师把我对老师在管理我的孩子方面的特殊要求转给其他任课老师时,老师们的第一反应都是怀疑自己听错了。

我给老师们提出了什么样的要求呢?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成长的主教练,要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全面负责。老师是副教练,如果主教练认为孩子在现阶段不需要跑那么快,也不需要获取好成绩与排名时,请副教练配合,不要对学习成绩给予太多的关注。希望老师把关注的重点放在孩子的品行上。当看到孩子有不当行为时,请老师执行三个动作:1,阻止正在发生的错误行为;2,表明老师的立场;3,拿起电话告诉家长。让家长进行教育与处罚,只要老师完成了这三个动作,便无需对教育的结果负责。

这就是我的要求。

人生如同一场马拉松比赛,想要顺利跑完全程并获得好成绩,就要科学地安排奔跑的速度,在不同的阶段选择不同的策略。现今的矛盾就在于每一位老师都只负责孩子在某一个阶段的学习,而考评制度又促使每一位老师都希望孩子现在就全力以赴,获取最好的成绩。这就好比我们给参赛选手安排了多名教练,教练们分别在不同的路段上指导他,选手在每一段路上的奔跑成绩,就是负责该路段的教练的个人业绩。在这种规则之下,所有的教练都必然会要求选手在其指导的那一段路上以最快的速度奔跑,没有哪一位教练愿意让他慢下来。因为谁也不愿意牺牲自己的成绩,把好成绩留给负责下一段路的教练,谁也无需对他能否顺利跑完全程负责,谁也不在乎他最后取得的成绩。

我们的应试教育制度决定了孩子的阶段性学习目标必然要与人生的整体目标发生冲突,这是无法回避的问题。因此,不能把主教练的位置让给任何一位老师,家长要自己担当主教练,对最终成绩负责。

在我上学的那个年代,老师们比较容易以一颗平常心从事教学工作,虽也有班级平均分、排名、升学率等评价指标,但是不会像现在这样直接成为指挥棒。那个时候的老师会分配相当的时间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与品行,不会把精力只放在学习成绩上。

现在,我感到家长、老师、学校都在逼着学生你超我赶,大家都在透支孩子的学习兴趣与身体健康,简直是一场拔苗助长大赛!我个人是无法接受这样的教育方式的,但是大环境如此,不是某一所学校、某一位老师的问题,而家长又是制造这场疯狂竞赛的始作俑者。

其实,大家都知道这个玩法不对,大家都抨击中国的应试教育制度,也有很多人带着孩子逃离。我有时候会想,与其各自逃离,何不团结起来一起改变这个现状呢?人类的文明与进步难道是上天落下来的馅饼吗?哪一次不是我们人类自己努力的结果呢?

我不想逃离,因为逃离的代价我承受不起。但是,我又想让孩子躲过应试教育的伤害。所以就只能选择自己担负起更多的责任。我在试着用一己之力让孩子逃离这场疯狂的竞赛,让她得以遵循自然规律健康成长。她只需要成为她自己、活出自己的精彩,便不枉此生,不必优秀与成功。

老师们虽然诧异我的行为,但是只要不给他们增加负担,家长自己也愿意承担责任,老师们也就能够接受。现在的老师工作一点也不轻松。一个班近50名孩子,一名老师通常要带教2-3个班,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各种教学管理活动。低年级的老师往往还要给予学生更多的照顾,花更多的时间来处理学生之间的各种小纷争。很多老师的孩子也在求学阶段,工作之余还要顾及自己的家庭。在这种繁忙中,能够分给每一个孩子的时间是非常有限的,如果家长把孩子的教育都甩给老师,那就不能埋怨老师不够细心了。你是一对一进行教育,你都做不到细心,老师是一对多进行教育,如何能够做到细心,每一件事都明察秋毫呢?

在我读中小学的阶段,老师们在主观上是想要做到公平公正断案的,但是做不到却是常态,学生的个人学习成绩往往会影响他们的判断。他们很容易有“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不干坏事,坏事都是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干的”这种刻板印象。所以,如果有两个学生一起干了坏事,往往是学习成绩不好的被认定为主犯,从重处罚;学习成绩好的被视为从犯,从轻发落。

可惜,这种情况到现在还是普遍存在。为什么会没有进步?原因很简单:老师没时间对案件进行仔细思考、反复推敲,而且现在的老师比以前的老师更加没时间。

这在以前,这个不算是什么了不起的问题,那时都是多子女家庭,父母给兄弟姐妹之间的纠纷断案鲜有公平的,孩子们早已习惯了各种冤假错案,习惯了父母的偏心眼。现在的情况则完全不同了,孩子们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里没有对手,没有受过冤屈。如果老师断案不公,孩子的反应会非常的强烈。考虑到我家孩子的倔强性格,考虑到老师们的断案正确率,我担心她会与老师发生剧烈冲突,这样我出来收拾烂摊子更耗时费力。所以,我选择了自己上场。

家长、老师的天然优势地位使得我们可以通过打骂等简单粗暴的方式临时压制问题,但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错误的行为源于错误的认知,要彻底消除错误行为只能纠正错误的认知。纠正错误认知谈何容易?没有倾听、沟通、引导,反复提醒,孩子哪会那么容易服你呢?

我请老师做三个动作,只需花费几分钟时间,老师绝对做得到。而纠正孩子的错误认知则可能要花上几十分钟,几个小时,甚至几天时间,老师怎么可能做得到?我不但能够付出几天时间,我还愿意付出几个月的时间慢慢引导,直到孩子服气。

本以为给老师减负、给孩子减负是一件不难操作的事。你搞你的应试教育,我玩我的素质教育,咱们井水不犯河水。我若输了,不就正好把名校的学位给让出来吗?

事实并没有我想象的那么简单……

请继续阅读:孩子,你因何自杀 (七)

本文由作者自行上传,并且作者对本文图文涉及知识产权负全部责任。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邮箱:guikequan@hmkx.cn
关键词:
学习成绩,主教练,孩子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