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的早期症状不明显,预防更为重要

2020
07/07

+
分享
评论
香港唯安医疗
A-
A+
保护好你的“小心肝”。

香港肝癌及肠胃癌基金会荣誉秘书、香港大学内科学系内科肿瘤科临床副教授邱宗祥医生表示,肝癌早期症状并不明显,只有疲倦、轻微腹痛等,因此发现腹胀、黄疸、体重大幅下降时可能已达晚期肝癌,而此时未必可以手术方式治疗,需要采用一线的标靶治疗和二线的免疫治疗。

5261594028944411

2018年新一代标靶药lenvatinib获得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认可,可作为晚期肝癌一线治疗选择。

减慢肿瘤生长

去年于医学期刊《刺针》发表、由全球21个地区癌症学者包括邱宗祥进行的国际临床研究发现,lenvatinib能够针对多个靶点,包括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及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FGFR),令药物可以更有效阻截肿瘤讯号传导通路及血管生成,减慢肿瘤生长及加快凋亡。邱宗祥表示,「lenvatinib的无恶化存活中位数达7.3个月、肿瘤缩小的病人比例达40.6%,分别为传统标靶药的2倍及3倍,而于2017年一个临床研究更发现,亚族群(中、港、台)使用lenvatinib的总存活期中位数达15个月,比传统标靶药的10.2个月显著提升。」惟lenvatinib会有血压升高等副作用,本身已有高血压或心脏病患者未必适用。

有效控病

现年57岁的曾先生,有乙型肝炎病史,更于两年前确诊肝癌第四期。由于肿瘤位置接近血管而未能施手术,先后接受5次电疗及服用传统标靶药,效果均未如理想,当时医生着他停药,顺其自然面对癌症。到2018年,曾先生尝试lenvatinib,癌指数即由1,100下降至48,肝肾功能好转,亦没有明显副作用。但因为每月3万元的药费难以负担,于是暂时停药,怎料今年初癌症再次恶化,经常咳嗽、呼吸困难、脚水肿,于是决定再次用药,两星期疗程过后癌症指数再次下跌,病情受到控制,现胃口好转,可以外出做伸展运动。

香港肝癌及肠胃癌基金会创办人及主席潘冬平教授认为,预防肝癌更为重要,首要是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其次应避免吸烟、饮酒及进食含黄曲毒素食物如发霉的花生及谷物等。饮食上应以少油、少盐、少糖为原则,以免患上脂肪肝继而演变肝癌。高危族如乙肝、丙肝或肝硬化患者,以及家族有相关病史人士,应咨询医生定期做肝癌相关检查。

文章来源:香港癌症资讯网

本文由作者自行上传,并且作者对本文图文涉及知识产权负全部责任。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邮箱:guikequan@hmkx.cn
关键词:
肝癌,预防,医生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