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地球村” |(3)野火春风斗古城,“尖峰时刻”疫情述评

2020
07/05

+
分享
评论
周鹏心视野
A-
A+
新冠的传播力在增强,但致病和致死力在降低,如果这个趋势持续下去,我们需要要头脑清晰应对之。

核心提示:

      目前,世界范围内新冠病例仍在不断增加。自美国6月8号起重启经济按钮、重新开放社会以来,每日新增病例也在不断飙升,每日新增病例从以前每天2万例飙升到目前连续几天的5万例以上。墨西哥、巴西、印度等国的每日新增病例数也在与时俱增。

      另外一个趋势也值得高度关注:新冠导致的死亡,在全球呈降低、平稳趋势。这一点,从6月8号到现在近一个月后,在“地球村”目前受灾最为严重的国家美国目前表现非很明显(如下图,6月下旬的资料:上条曲线带病新增病例数,坐标看左边;下条曲线代表病死数,看坐标的右边。):新增病例在明显飙升,但目前看来死亡人数呈明显降低趋势。

92441593944848672

图片来源:Dr. Eric Topol

      如果上图中两条曲线继续分离下去,或哪怕在新增病例是不断蹿升前提下,只要死亡病例不蹿升或继续下降,说明新冠已经演进成了一个“大号的季节性流感”,这必然深刻地影响“地球村”其它家庭后续的抗疫策略和政策:在民众"要复工、要工资"呼声日益高涨的前提下,恢复正常的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才是下半场的主战场......

      一个时期的发病到病死,有个时间过程,即病死要滞后一段时间,再等上20天或一个月,“疫情反弹后病死人数是同步增加?还是持续走低?或是平稳?”,这一决定各国抗疫政策走向的命题,会很明朗。

      ——新冠疫情的“尖峰时刻”。

      尽管都属于高频变异即“孙悟空七十二变”的RNA病毒,但新冠病毒和流感病毒是结构上完全不同的病毒,此次新冠疫情重现“西班牙流感”第二波的概率,极低、极低......

正文

      新冠,有一个发展的过程;我们对新冠的认知,有过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题记

一:“地球村”目前的疫情形势:“野火春风斗古城”,但......

      新冠病毒是流感病毒外,唯一的一个以流感方式迅速扫荡、肆虐着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严重改变“地球村”经济、外交和政治格局、也同时深刻改变一半以上村民日常生活的非流感病毒。

      在我国,在意大利、西班牙、法国、德国、英国和比利时等国的疫情趋于平稳后,美国疫情长期处于高发平台期,墨西哥、巴西、印度、智利、秘鲁等国家的疫情也陆续攀升......“跳跃式”、“区域性集中爆发”,“野火春风”、此起彼伏......美国东部时间6月28号、北京时间6月29号,时光在“地球村”暂留:全球感染人数突破1,000万,病死人数突破50万(下图为7月3号数据)。

27091593944848812

      新冠疫情,"高温烤不尽“、”“野火烧不尽”......

      新冠疫情保卫战,“野火春风斗古城”......但形势不那么悲观,有个重要的变化趋势已经很明显:即死亡病例在降低或比较平稳。

      从“地球村”总体趋势上看,目前的新冠疫情形势有五大趋势:

      第一:每日新增病例明显继续上升(见下图):

83761593944848877

图片来源:Worldometer,COVID-19 Pandemic

      第二:严重病例由前段时间的2%降到1%(见下图):

48181593944848915

图片来源:Worldometer,COVID-19 Pandemic

      我国也有同样的趋势:这次北京疫情,重症和危重症为7.4%,和以前相比也明显降低(见下图):以前,我国的武汉和湖北地区的重症和危重症,要占20%左右

53061593944848954

      第三:每日新增的病死数呈下降趋势,或下降后相对平稳(见下图):61421593944849026

图片来源:Worldometer,COVID-19 Pandemic

      世界主要新冠国家的每日死亡趋势(见下图):

81071593944849066

      第四:发病年龄向中青年人群组移动:

      这与西方国家中青年人蔑视新冠、自由奔放和热衷于社交聚会前段时间又不带口罩有关——当然,这种“反智”和对新冠的蔑视,付出了代价。

      当然,也可能和病毒的变异有关。

      所幸,新冠先关的病死并未增加,可能的原因:中青年人身体好,心态过度太好(这个时候还热衷于聚会和近距离接触,对新冠的蔑视到了什么程度?),加上新冠病毒作为生命,总是想和人和谐相处——变异后致病力和致死力降低是一个一般规律、一个属性和趋势。

45241593944849137

图片来源:Dr. Eric Topol

      第五:同时也影响青少年(见下图):

      新冠病毒同时也可能攻击青少年儿童,产生了一个新的疾病:儿童多系统炎症综合征(MIS-C)。此病通常发生在新冠病毒感染后的2-4周,平均发病年龄要大于川崎病的发病年龄,少见,明显累及心血管系统,冠状动脉瘤可见于10%-20%病例,大部分患儿或青少年恢复,但病死率在2%-4%之间。

80801593944849235

图片来源:NEMJ

      小结:目前,日增病例数明显增加、发病年龄在向中青年组人群偏移、也累及青少年但少见、严重病例和死亡病例的下降:“大号季节性流感的趋势”明显......

二:侧畔沉舟?前头病树?——美国的疫情形势

      作为“地球村”疫情最严重的国家,美国6月8号按动了重启经济按钮、重新开放社会生产和生活,以后,疫情出现了明显反弹。

      从6月8号起,美国日增新冠病例由以前低于2万迅速飙升到现在今天7月3号(北京时间)连续3天的5万多(见下图):21281593944849276

图片来源:Worldometer,COVID-19 Pandemic

      但病死人数降低趋势明显(距6月8号重启近一个月,见下图)。下图还有个特点,一般是周末或节日统计的病死人数相对于工作日较少,比如昨天7月4号他们的“国庆节”,统计的新冠病死数就从前天的600多降到节日的200多,肯定和大家庆祝节日去了有关,但总趋势还是可信的。

98431593944849317

图片来源:Worldometer,COVID-19 Pandemic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尽管美国重启经济、重新开放社会导致了今天新增病例数飙升,但目前还看不出美国就是“沉舟”、就是“病树”,同时目前还看不出这个国家“傻”在哪里。美国今天这种局面,与她的历史文化传承和政治经济结构、伦理道德取向、法律体系等等都有关,根本不能以简单的直线式思维、二分法“对”与“错”来评价。作为一个言论比较开放的国家,在很多民主党人眼里,大统领特朗普这次疫情中的错误,早就应该被“双规”并送进秦城;在很多共和党人眼里,大堂经理特朗普在疫情中的表现又被受推崇——问题比较复杂,稍后再专门谈这个敏感问题。

      为什么要谈这个问题?不是因为她是美国、也不是因为他是特朗普,而是因为她是目前“地球村”的第一新冠疫情大户:如果疫情持续存在,作为“地球村”的一大家族,我们很难独善其身,比如北京这次新发地的疫情吧,防不胜防......

三:紧随其后:巴西的疫情形势

      南美大国巴西,日增病例在不断上升(见下图):

68311593944849357

图片来源:Worldometer,COVID-19 Pandemic

      病死人数,进入了“平台期”(见下图):52321593944849398

图片来源:Worldometer,COVID-19 Pandemic

四:人口大国印度

      日增病例急增(见下图):

41251593944849436

图片来源:Worldometer,COVID-19 Pandemic

      印度每日死亡人数也在增加,但与每日病例增加数近2万例不成比例,病死人数相对较少,在每天几百人水平,这和一下密切因素相关:

      ——没有搞过计划生育、人口年轻化“红利”。

      ——尽管卫生条件差,但中青年人不容易死于新冠(见下图)。

9131593944849478

图片来源:Worldometer,COVID-19 Pandemic

五:为什么会出现“感染人数多、严重病例和死亡病例减少”这种趋势?

      病毒在体外是晶体,在细胞内是生命。

      作为生命,“求生求成”也是病毒这种在细胞内表现为生命的生命生存本能。

      当然,新冠病毒也可能和她的姐妹病毒"SARS”病毒一样,最终找到更适合她的宿主,然后“绝尘而去、远离人间”,但目前这种良好的愿望已经破灭,看到的是一种炎热夏天仍然徘徊人间的新型冠状病毒。

      病毒杀灭宿主后,自身也失去了生存的空间,因此,杀灭宿主(新冠现在的终末宿主是人),并非病毒的本能。所以,病毒和人最终的折衷解决方案很可能就是是相互适应,逐步相对和谐共生:即病毒经过一代一代传播后,病毒的传播性或减弱、或保留、或增强,但致病性和致死力大大降低,目前导致全球普通感冒第二位原因的其它冠状病毒,就是如此。

      具体机制为:作为一种RNA病毒,和流感病毒一样,高频基因突变、关键位点的突变、从量变到质变慢慢积累产生的“抗原漂移”,赋予了新冠病毒目前呈现的更加严重的传播性,但致病力和致死力减弱。

      从目前的资料看,新型冠状病毒符合以下除外“西班牙流感”的病毒性疾病的一般规律(用下图表示一下可传播性疾病的下述一般规律,图中的2019-nCoV就是新冠病毒以前的名称,图中新冠病毒的病死率不对,现在估计仅为1%左右,表示病毒可传播性的R0值也高估了点。):

      ——“致病力、致死力越强,可传播性越低;可传播性越强,致病力和致死力就越低。”79531593944849519

图片来源:网络

      关于新冠病毒的传播性和毒力问题,英美两国学者即将正式发表在Cell上的研究表明(见下图):

40451593944849586

图片来源:Cell

      以前流行的新冠疫情,主要由上图黄色部分的D614所致。黄色的D614突变为蓝色的G614新冠病毒,是目前全球新冠疫情的主要载体。

      感染了G614新冠病毒的个体,有较高的呼吸道病毒负荷(可传播性增强),但疾病的严重性并未增加。

      ——新冠病毒在不断变异,但根据上面的“求生求成”本能和原则:新冠病毒正在和人类逐步适应,向“季节性大号流感”演进。

六:题外话:关于疫苗和药物开发的靶标问题

      ——上图中那些新冠病毒表面色彩鲜艳的、有毒的小蘑菇,就是刺突蛋白(Spike Protein):它是病毒停靠在我们人体某些细胞上的锚,同时也是病毒从上天那里偷来的一把钥匙,即通过ACE2受体打开并侵入人体细胞的一把“万能钥匙(骷髅钥匙)”。

      ——这把钥匙之所以“万能”,就是因为编码它的遗传密码能够通过高频基因突变即孙悟空的“七十二变”来适应环境,即优于其它任何物种快速、优先接受大自然的“适者生存”性选择而存活下来并不断繁殖,这也给有效的疫苗和特异性药物的开发,带来了相对大的难度。

      ——这把钥匙,也是目前我们疫苗开发和药物开发的主要靶标。施一公、颜宁们手中的“冷冻电镜”,就是目前最容易能够看清新冠病毒这把“万能钥匙”结构的武器。看清楚这把万能钥匙的结构和可能改变的结构,我们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希望颜宁们有所作为......

      ——等待有效疫苗应用到普通人身上、等待新的特异性治疗药物的开发并上市,还比较遥远:“远水救不了近火”。

七:思考和推测

      目前的认识:新冠病毒感染者和携带者,传播病毒的周期和疾病的结局主要集中在感染后的数天到一个月范围内。从6月8号美国重新开放社会以来,近一个月已经过去,但我们目前并没有看到新冠导致的死亡同步上升。近段时间,美国每日肯定的新冠感染病例数已经连续3天飙升到了5万例以上,有专家推测每天检测肯定的病例数可能要达到甚至10万以上。考虑到死亡人数在时间上会有滞后,再等20天到一个月,如果新冠的病死率仍然在降低或者不逐步与新增病例同步增加,那么,我们面临的疫情形势就是:疫情已经演进为一个“大号季节性流感”,致死力、致病力逐步降低但传播性不降低,疫情会在一个比较长的时期内存在或者季节性、周期性卷土重来。

      ——我们每年都会经历的“周期性、季节性”来领的流感,有那么可怕吗?

      这种形势下,老是蜗居在家靠政府每隔几个月每人发1000米刀、看护一个因为疫情失学蜗居在家的孩子即每一枝“祖国的花朵”每个月500米刀,吃钱还比较多的“失业救济”,老是等政府发放蔬菜、水果和肉,老是天天等警车按时给孩子们押送来的牛奶、鸡蛋、水果、烤鸡肉和披萨饼等等,迟早会出问题的:

      ——社会财富是有限的,这样下去社会资源很快就会枯竭的,非常危险。

      在病毒经过一代又一代复制、病毒的致病力和致死力持续降低的大概率前提下,防疫的根本目的,是恢复正常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这是疫情下半场的主要战略和战役目标,也是下半场的“胜负手”。

      地球就是一个“村庄”。只要新冠疫情持续存在不明显退潮,任何“地球村”的家庭不管以什么手段来对付新冠,都很难独善其身——严重限制国际航班班次,没有预料到还有三文鱼;阻断三文鱼,可能还有进口猪肉;阻断进口猪肉,可能还有其它进口物品可能被病毒污染;阻断任何对外贸易和交流,病毒在海水中生活还很滋润,可以随着季风洋流漂洋过海......

      传统洗菜、洗肉的方式不对、新冠可能通过下水道传播、可能在公厕里感染上新冠......不错,但大家以后怎么生活?还生活吗?

      如果、如果,在新冠病毒致病力和致死力持续降低的前提下,为“清零”而抗疫、为抗疫而抗疫、过度抗疫、为抗疫而轻易按动隔离、封锁一区、一地正常的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按钮,为抗疫情而搞成“军阀割据”:一个村、一个宾馆、一个旅店、一个单位、一个城镇以抗疫的名义可以随意拒绝一个武汉人、湖北人、东北人、丰台人、北京人——说得轻点,叫缘木求鱼。

      疫情是需要防控的,在精准防控的前提下,要有以下正能量:

14781593944849656

      当然,我们对大自然、对地震、对其它自然灾害、对新冠的认识还相当肤浅。在肯定感染病例日益增多的前提下,未来新冠的致死性,还在低概率上存在以下可能,即下图中死亡曲线如同红色虚线一样随新冠感染人数的飙升而蹿升(见下图),但从6月8号到现在将近一个月以来,没有出现这种可能。未来20天到一个月,如果出现了这种可能即病死人数也明显增加,那么,在封锁社区、城镇、地区和国家与恢复社会生产和生活之间,这是一个非常难的选择——“地球村”的悲剧!

63901593944849695

图片来源:Dr. Eric Topol

      更低、极低、极低概率,新冠病毒经过进一步演变后,像“西班牙流感”的第二波一样,快速收割20-40岁左右的社会生产力。但新冠病毒和流感病毒,是结构上完全不同的病毒,“西班牙流感”也是人类历史上唯一的一次,目前我们没有绝对的、100%的证据排除这种可能性,但这种可能性,和一颗大流星撞上地球一样的可能性一样......

      目前的资料和对新冠的认识:传播力仍然很强但致死力在降低,在感染肯定病例飙升的形势下,病死率是否持续降低或者不同步反弹,取决于未来20天或一个月后的实际情况。——决定未来抗疫的方向。

      新冠,是一个自然灾害,不是什么丢人现眼的事。

      如果、如果新冠的致病力和致死力继续降低并持续向”季节性大号流感“演进,下半场抗疫的目的,也是”胜负手“,不是“清零“,而是尽快恢复经济和正常的社会生产和生活。

      目前的新冠疫情——每日新增病例在不断增加,“野火春风斗古城”。

      目前的新冠疫情——每日病死人数呈下降、平稳趋势,“春风杨柳”?

      ——“尖峰时刻”。

专家简介:

      周鹏 ,男,临床医学博士、哲学博士、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留美博士后、研究员,京东方(BOE)健康事业服务群心血管疾病专家、京东健康心脏中心特聘专家。

本文由作者自行上传,并且作者对本文图文涉及知识产权负全部责任。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邮箱:guikequan@hmkx.cn
关键词:
新冠病毒,地球村,传播性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