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岩二院党员“铁拐丘”:病人需要我,我还能看病,我就要上岗
在同事的眼里,他是个以医院为家、责任心超强的领导,事无巨细、亲力亲为;在患者眼里,他是医术精湛、耐心仁慈的好医生,待患者总是如亲人一般;在自己眼里,他认为自己只是一名普通的党员,只是在践行“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的医者誓言和“为人民服务”的初心。
他就是丘如诚,龙岩市第二医院副院长,龙岩市首届优秀人才,多次被医院、市宣传系统党委和市直机关党工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科主任,近年来在国家级和省级专业杂志上发表论文近20篇,多次获得龙岩市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出版学术专著2部。
披星戴月建“康山” 勇担重任保后勤
庚子新春,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全国医疗机构及卫生体系受到严重冲击。在疫情快速发展阶段,武汉紧急建设了火神山、雷神山和方舱医院,紧急征用非定点医院及酒店作传染病人收治和密接者隔离观察用。
而在闽西红土地上,龙岩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快速反应,为有效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决定建设一所专门救治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的隔离病区——康山医院。
1月28日,省政协副主席、时任龙岩市委书记的许维泽带队前往龙岩市第二医院东院区开展调研,成立康山医院规划建设领导小组,下设综合协调组、规划设计组、工程建设组、医疗设备采购及医疗技术保障组。
同时,在康山医院建设现场设置一线指挥部,以二院东院区感染病区为基础进行改造升级,力争在短时间内建成,筑成抗疫阻击战一线的强大力量。
医疗设备采购及医疗技术保障是康山医院建设中的重要一环,整个改造建设过程包括立项、可研、设计、施工等都需要参与协调,二院院长卢穗万担任该组组长,全权负责配合医院建设中医疗相关的工作。
短时间完成一所医院的改扩建,难度可想而知,而且正值春节和疫情防控关键时期,人力和物资都很吃紧。作为卢穗万院长的得力干将,丘如诚马上站出来为其排忧解难。
设计方案敲定后,丘如诚连夜协调和各个施工单位的招标采购工作人员召集工友复工,对于工友的担心和顾虑,更是与其和家属解释了一遍又一遍,说服他们回到工作岗位。
建设期间,一批省外专业技术人员因疫情防控滞留在龙岩北收费站,丘如诚又马不停蹄地与市、区疫情防控指挥部和北城街道办事处等多方的协调,几经周折后才将人员领出来。
“最多的时候,一天有400多名工人同时施工,对内需要协调医院各部门配合水、电、气、住建等十几家单位的推进工作;对外需要协调人力和物资的调配。电话一个接着一个,协调工作跑遍了市区的东西南北。”丘如诚说。
2月13日,总投资4800万元,建筑面积14700平方米,可容纳床位166张的龙岩市康山医院升级扩容工程完成验收,丘如诚已是疲惫不堪,而经过简单休整后,他又马上激情满满地投入到新冠肺炎救治的后勤保障工作和日常医疗工作当中......
“心太急”不慎骨折 铁拐“附身”强上阵
虽然康山医院的建设和疫情防控任务都很重,但是医院门诊又有许多非要丘如诚看诊的“粉丝”患者。丘如诚只好见缝插针地挤出时间为病人看诊或手术。
3月10日晚上7点多,丘如诚跟往日一样匆匆地跑去为病人看诊。
因为心急和疲惫,刚跑到急诊科门口,他就不慎崴伤了左脚,检查后确诊为左足第五跖骨骨折。
一边是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一边是着急等待看诊和手术的病人,这可急坏了丘如诚。
冷静之后,他马上订购了一套辅助行走支具。骨折位置一固定,他就马上穿上行走支具,扶着双拐仍像往常一样看诊和处理日常工作。
因为办公楼和门诊楼有一段距离,保卫科的同事看到丘如诚行走不便,便主动用电瓶车送他到门诊上班。同在上班的同事也会主动过来帮扶。
看着经常拄拐去开会和看门诊的丘如诚,同事们给他取了一个“铁拐丘”绰号,寓意着他救死扶伤、无私奉献的大爱精神。
有次门诊,一位来自上杭县的患者赖先生,看到丘如诚拄拐带伤坚持门诊,非常感动。第二次复诊的时候,他从家里带了一盒的鸡蛋,非要丘如诚收下好好补补身子。
“我作为一名2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和医务工作者,我的信念就是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虽然受了点轻伤,但是病人需要我,我还能走,还能看病,我就要上岗。”每次有人劝说年事已高的丘如诚先把身子养好了再上班,丘如诚总是坚定地回绝和答谢他们的好意。(廖小勇、黄哲明)
END
编辑:乔一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