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三耳
一场疫情打乱了所有公司的2020年计划,人们开始担心,“我这都要裁员了!”
最近,一些公司颇为空闲,具体公司名称就不说了,反正C君在质管群里透露,“药品积压着,卖不出去,现在没啥样品检验的,基本上都是做记录”。
究其原因,是“临床受制于4+7,普药受制于疫情,现在只能叹销售不行”,货卖不出去,已经有人被裁,下个月全厂将调整上班时间。
据C君透露,“现在厂里基本上都不生产,下个月开始,梦寐以求的双休就要来了。”
其实,所谓的双休,说得好听点就是公司良心发现,给员工福利了,说得不好听点,就是公司“变相”降薪,接下来到手的薪水必定减少。
事实上,当前药企采取的上述措施,都和生存有关。
资料显示,截至2020年4月底,我国规模以上药企7342家,亏损的就有1826家,不仅如此,“2020年4月全年医药行业亏损总额114.0亿元,同比增长61.5%”。
其实吧,无论任何时候,“活下去”都是所有药企的必选项,只不过今年的呼声尤甚。疫情之下,诸多药企全员降薪、裁员,只能印证了一句话,“昨日撒欢的追,今日透心的凉”。
首先动的是一线销售人员。今年2、3月,GSK、默沙东和赛诺菲等多家药企调整业务模式,对相关业务进行分拆,药代迎来大变动。
此外,部分企业调整考核指标,对于不接受转岗离职的,提出了N+1或2等补偿方案,裁撤整个销售团队的事时有发生。
在经费上,有销售人员直言,“以前出差,还能挑个星级酒店。现在出差,只能住普通宾馆。机票也只能坐普通的,便宜的。”
接着动的是药企内部人员。有的老板告知行政,能裁的尽量裁,能节省的地方尽量节省。至于医药质管人员来说,仅保留药品管理法、GSP、GMP等有关要求必须有的人员,其余一律裁掉。
对于公司出现的“节俭风”,有医药质管深有体会,“以前是三四个人干的事情,现在都是两个人在干,如果遇上加班,还没有加班费。以前早上过来,自己开空调就行了,现在过来,要等到上班时间才能开空调,哎,坐在办公室就像蒸炉一样。”
更为严格的是,行政部出了通知,字里行间透露着“就算是一张纸,你都给我节省”的气息!
而三耳所在的公司,2020年加薪计划已宣布泡汤,1、2月扣减绩效20%,3月开始恢复到2019年水平,此外,老板放话,年内只裁员,不招人!
现在,遇上不减薪、而且能按时发放工资的公司,就幸福地去干吧。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