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寺庙里的老和尚摔跤不易骨折,是因为常吃了这种食物
据1987年和1992年统计,日本西部地区股骨颈的骨折发生率明显高于东部地区。
全世界很多小孩都被“生长痛”困扰过,日本的小孩在骨骼生长的时候几乎没有这种困扰。
为什么呢?
这两个问题的答案都和一种食物相关,那就是纳豆。
中国人不熟悉纳豆,却是咱们的老祖先发明了这玩意;中国人不经常制作纳豆,可是对于另一项豆制品——豆豉却驾轻就熟。
可以说纳豆是豆豉的半成品。说白了,纳豆就是发酵的黄豆,只不过有股浓浓的冲鼻子的发酵的味道,喜好美食的国人,没有将其继续发扬。
这,反倒成就日本人的一种特殊的食物。
纳豆起源于中国,由唐朝鉴真和尚东渡时传入日本,煮熟的黄豆发酵到产生黏丝就开始食用。由于发酵黄豆是寺庙老衲们所吃,被称为纳豆。
人们发现经常吃纳豆的老和尚,就算是摔跤了也不太会骨折,这和民间的老人一摔就容易骨折形成了很强烈的对比。
由此,人们渐渐发现了纳豆的对于维持骨骼健康的作用。
不仅对于老人有益处,纳豆对于小孩来说也是益处多多。一般的小孩,从4-5岁到10岁,由于骨骼的快速生长,会发生腿部筋腱和肌肉的疼痛。纳豆有助于骨骼的健康发育、包括骨膜(骨骼最外层的薄膜)与肌腱的协同生长,所以不会发生“生长痛”。
正因为如此,在日本一直流行这样的说法:“常吃纳豆的老人骨不脆,喜欢纳豆的孩子骨头硬”。
作为我们健康界的读者,除了知道纳豆对骨健康有好处,一定也还想知道是纳豆哪种成分在发生作用吧。就喜欢打破砂锅问到底的你。
须见洋行博士因发现具有血栓溶解作用的纳豆激酶而声名大噪,最近更以“纳豆博士”之名,活跃于各大报纸、杂志、电视台。博士也因此被人尊称为“纳豆激酶之父”、“纳豆博士”。
同时,他还发现了在纳豆中富含维生素K2。每100克纳豆中含有870微克维生素K2,是世界上含K2最高的食品。
日本学者通过大量临床调查发现,日本人的血清维生素K2的含量明显高于欧美人。在日本,主要是东部地区有食用纳豆的习惯。而维生素K2又是维持骨骼健康重要的元素。
所以这就很好地解释了为什么日本西部地区股骨颈的骨折发生率明显高于东部地区。
早在1995年,日本在全世界第一次把维生素K2(MK4)纳入治疗骨质疏松的药物清单,并在2001年正式批准上市销售。随后,全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开始应用维生素K2作为药品、保健品、营养和食品强化剂上市。
参考文献:陆兆新.2000.纳豆的保健功能.中国食品与营养.
张玉岩.2013.多功能保健食品纳豆的营养价值 .湖南农机.
李麒.2002.纳豆的营养与保健价值 .中国食品与营养.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