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领计划】“公卫+医疗”两手抓,这家乡镇卫生院受国家卫健委表彰

2020
06/29

+
分享
评论
健康县域传媒
A-
A+

一直以来,“重医轻防”是临床医疗机构较难破解的难题,今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大考”,使这个难题成为了人民的焦点。

记者:马源

来源:健康县域传媒

一直以来,“重医轻防”是临床医疗机构较难破解的难题,今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大考”,使这个难题成为了人民的焦点,“医防融合”自然成了各大医疗机构需提上日程的事情,而基层更是打响“医防融合”战的主战场。

近日,国家卫健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在国家卫健委基层司指导下组织开展优质服务我先行——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创新示范中心”活动(以下简称:“赢领计划”)。该项目由阿斯利康公益支持,旨在打造一批服务能力强,创新举措优的创新示范中心。为此,《健康县域传媒》记者采访了天津市武清区王庆坨医院院长韩万兵。

武清区王庆坨医院坐落在“高手如林”的天津,很多人定然会认为在医疗竞争力方面,区区一个卫生院是毫无发言权的,而真实情况却大相径庭。

根据百姓需求对院内医疗设备进行更新

王庆坨医院位于天津市武清区最南端,是一所综合性一级医院,覆盖22个村,下设21个卫生室,为辖区百姓提供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等健康服务。全院占地13000多平米,建筑面积5880平米,共设置临床科室21个,医护124人,开放床位80张,家庭病床20张。

66771593385695546

天津市武清区王庆坨医院院长韩万兵

基层健康服务是实现全民防治的重要保证,而服务方向、服务模式,甚至服务对象的转变,都是对医防融合的促进。“按照天津市要求,武清区整体落实推进一体化建设,要求成熟一个,落实一个。而王庆坨镇涉及的21个卫生室,已经全部提交了落实申请。”天津市武清区王庆坨医院院长韩万兵告诉记者。

据介绍,王庆坨医院,为了让居民在“门口”享受优质医疗卫生服务,打破居民“看病难”的局面, 2015年在原有的设备上进行了更新分析, 并在2018年,对CT、DR等设备进行了系统的优化,使得当地居民的就医需求得到了更好的满足。

“在天津市范围内,一级医院里面设置CT 是少有的现象,而我院一直为百姓提供此项服务。”韩万兵坦诚道,根据百姓需求对院内医疗设备进行更新,是为了更好的提供服务。比如彩超、全自动生分析仪、五分类血球计数仪等。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是卫生健康服务体系的网底,对于做好新冠肺炎疫情的社区防控和关口前移具有重要基础作用,而对于乡镇卫生院来说,无疑是一个史无前例的挑战。“自疫情发生到目前为止,我院的防护措施一直都未曾有半点松懈。”韩万兵如是说,6月6日起,天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级别调整为三级,为了保障辖区居民生活的正常和医院各项业务的顺利开展,王庆坨医院并没有因为防控等级下降而降低防控要求。

众所周知,一个医院能否长足发展,团队协作首当其冲,“就目前疫情对全国各卫生机构的影响来判断,我院基本业务下降率是微小的,而这个结果源于医院团队这些年一直本着高标准为百姓服务的宗旨打下的基础。”韩万兵更是坦言,早在2019年全国在推进优质服务基层行的活动时,王庆坨医院就做好了打响“优质服务”战的准备,坚持以创带促,并通过不断强化和完善,进一步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并锻炼出了一个执行力和执行能力极强的战斗队伍。

“对于我院来说,战斗团队的人员可以不过多,但必须要精。而这个‘精’既造就了我院的医疗主体,也成就了我院的‘公卫主力军’,我们是2019年度国家卫建委表彰优质服务基层行推荐标准996家中天津仅有6家中的一家,并赢得辖区百姓的满意,”韩万兵进一步强调道,“医院只有将惠及百姓的工作做实做细,才能将医院的知名度稳固下来。对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我们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这个原则,确保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相互促进。”

重点人群签约占比80%

乡镇卫生院发展的速度与院领导的统筹思路是离不开的,韩万兵为了打破卫生院的发展“瓶颈”,提升居民基本医疗服务保障水平,利用区域优势,将乡医和家医的作用充分发挥到最大化,通过合理利用区域医疗资源逐步建立完善的诊疗服务。

81551593385695711

“我院是一所综合性医院,有着优越的地理位置,卫生室布局合理,能够为百姓提供一个很好的诊疗服务。例如,有居民患了一种常见疾病,只要步行十五分钟就能够到达医院或者卫生室得到治疗。” 韩万兵告诉记者,有针对性的根据百姓需求确定医院发展模式,是提高医疗水平的有效手段,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直接简化了百姓的就医模式,为了节约就诊的等候时间,区域居民通常会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联系自己的家庭医生,并根据相应的指导进行有序就医,这样一来,居民对自己的病情有了一个初步判断,减少就诊时间,能够很好搭建和谐医患关系。 

谈及家庭医生的签约情况,韩万兵甚是自信, “常言道,“巧夫”难为无米之炊,要将基层医疗服务做好,改善居民的疾病认知度,就要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搞起来。” 他介绍,目前王庆坨医院成立了11个家庭医生团队,每个团队由六七个全科医护组成,就区域签约占比来说,普通人群达到了38%,重点人群占比80%,而较于困难失能群体更是做到了100%的签约,我们做到签约一人、履约一人,做实做细签约服务。 “就拿今年的疫情来说,辖区慢病群体如何拿药,成了各基层医院都面临的问题,我们通过微信和电话等方式,对慢病患者进行了多次一对一的咨询指导,尤其是对病情较为严重的特殊人群,我们专门组建了服务团队,为其提供送医送药上门服务。” 韩万兵补充道,由于对未知的不确定性,所以辖区在家庭医生签约的进展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多问题,但是在我们坚持“患者永远第一”的站位角度,不断贴近居民,走进家庭,从而一点一点缓解了居民的抵触心态,同时,也为家庭医生签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全科医护具有双重“守门人”的作用,在确保居民健康的同时,又能降低居民的医疗费用,使得人人都能享受起医疗卫生服务,从而满足居民个性化和多样化的服务需求。韩万兵表示, “只有让老百姓切切实实的享受到家庭医生签约带来的实惠和便利,才能有效提高参与性和积极性,增加主动性。” 小病不村,大病不出镇,疑难病不出县

“卫生院家庭医生签约是一个怎样的流程?”面对记者的发问,韩万兵笃定道,优化签约程序,细致讲解政策,让百姓充分理解家庭医生服务概念,组建签约团队,做到患者随时就诊随时签,行动困难上门签的多种签约方式,并且不断自我完善,优化流程,得到了区域居民的认可。

82561593385695874

推进基层医防深度融合,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与医疗服务有效衔接一直是一个热度话题,而王庆坨医院面临的是和大多数基层医疗机构一致的共性问题——人员不足,只不过,王庆坨医院由于团队之间的高度粘合,使这个局面相对缓解了一点。

抓住问题的关键,从源头着手,才能有效打破“僵局”,“经过不断的实践发现,医院要做大做强,人才机制的打造是势在必行的。”韩万兵告诉《健康县域传媒》,反思发展,突破的前提是认识自身的不足。为此,医院从这四点破局谋发展。一、加大培训力度,培养一专多能的技术骨干,形成头雁效应,发挥带动作用。二、优化工作流程,统筹安排,合理调配。三、强化绩效考核,在有限范围内最大限度的调动职工积极性。四、进行科学研究,形成高标准的闭环管理。

“立足长远发展,必须要考虑做专做实,要尽可能的进行人才补充。”韩万兵坦然道,医院要做大做强,就要培养人才,提升医院的大病和疑难杂症的诊治能力,打开发展的“天花板”,提升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能力,并且要通过医共体、医联体等方式,寻求并建立落实医院的特色专科发展之路。

通过强化分级诊疗,在实现“小病不村,大病不出镇,疑难病不出县”的同时,还要持续推进人才队伍搭建,才能使乡镇医院“活”起来。韩万兵强调,“两手都要‘抓’,且两手都要‘硬’。以家庭医生团队为主线,做好慢病管理、健康监测和生活干预等工作,同时牵动整个公共卫生服务各项工作顺利开展落实落地,让百姓切实感受到国家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政策的好处,增加百姓对家庭医生的认可度,切实做实做细签约服务,做到签约一人、履约一人,这两点做到了,那么百姓来院就医的就增加,提高医院整体医疗服务,好的诊疗服务又能够促进家医签约履约、公共卫生服务,这样医疗、家医、公卫三者形成相互促进闭环,才能让医院持续长久地向前向上发展。”

最后,韩万兵补充,对于医院来说,医护的“量”与“质”都是需要把控的,就拿我院乡医来说,在根据项目要求培养的同时,还制定了相应的考核要求,并不是简单的达到笔试合格线就能过关,还要进行实践考核,只有通过严格把控,才能为居民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保障。

责任编辑:马源

审核:曹秋香70161593385696038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国家卫建委,镇卫生院,家乡,医院,医疗,韩万兵,居民,王庆坨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