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慌,这些检查结果问题不大

2020
06/26

+
分享
评论
健康优优
A-
A+
别担心,有些肝病没你想象的那么可怕!

随着医疗科普的力度加大,越来越多人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体检更是被越来越多人列入计划当中。

而作为肝病大国,更多人选择在常规体检项目中加入B超或CT,以期能更早发现肝脏病变。但是检查单上那些看着就很吓人的专业名词让人胆战心惊,时刻担心自己会不会是癌症

别担心,有些肝病没你想象的那么可怕!

一、弥漫性肝损伤

这是B超里很常见的一句话,很多人一听弥漫性损伤就吓坏了,这是不是整个肝脏都“坏了”?

这让医生们哭笑不得,我是想告诉你没有癌变,没想到却把你们吓到了。

“弥漫性肝损伤”其实并不提示病情的轻重,只要肝脏内有基本一致的变化,都属于“弥漫性肝损伤”,有时候甚至不是病理性改变,肝功能都正常,只是年纪大了,肝脏经历了太多风风雨雨也变老了。如果真的是肿瘤,会提示占位性病变。

二、肝血管瘤、肝囊肿

越来越多人在检查时发现肝血管瘤和肝囊肿,都是瘤和肿了,这下严重了吧?

发生在肝脏的囊肿其实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良性疾病,就是一般所谓的“肝水泡”,是肝脏内不含实体组织的空泡。临床上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生的概率会增加。全球患病率仅为4.5%~7.0%,最常见的是先天性肝囊肿,不需要治疗!

而肝血管瘤是指肝脏血管细胞增生而形成的先天性良性肿瘤或血管畸形,是最常见的肝脏良性肿瘤,属于肝占位性病变,发病率仅次于肝囊肿,普通人群发病率为5%~20%。

但它并非肿瘤!

临床上以直径≤5 cm的小血管瘤为主(60%以上),生长较为缓慢,无任何临床症状,一般不需要治疗。长到10cm以上的可能性很小,但是比较危险,需要临床治疗。

三、肝内钙化灶

肝内钙化灶是影像学检测中最常见的结果之一,可能与肝病相关的(肝脏创伤愈合过程中组织纤维化形成的瘢痕),也可能是肝外原因(先天发育、钙磷代谢紊乱等)。

肝内钙化灶不会自行消退,但一般体积小时也不会对身体造成明显影响,不需要治疗。但是如果直径太大(≥3cm)时就需要进一步检查了。

本文由作者自行上传,并且作者对本文图文涉及知识产权负全部责任。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邮箱:guikequan@hmkx.cn
关键词:
肝损伤,检查,肝脏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