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网络上疯传河南郑州医生被刺消息,图片血腥,令人不忍目视。
发生了什么?究竟是怎么回事?
今天,终于看到涉事医院的官方说明。
有一种感受,当下,无论多少医生的鲜血事件,都无法唤醒一个庞大的装睡的群体。所以,才会有北京陶勇教授被砍杀后,河南郑州孟庆军教授被刺事件再次重演。
在这些事件上,只需要追问两个问题,行业的病灶立马就原形毕露了。
一者,我们的医疗文化教育,有没有提醒过病人,医疗的不完美和就医风险?有没有提醒过从业者——医生,这是一个高风险的职业,随时存在生命危险,因为要接触很多心智失常的病人?我们,准备好了吗?
二者,每次都是行凶者带着刀,大摇大摆明目张胆光天化日之下砍杀医生,医院设防了吗?暴力发生的时候,安保人员在哪里?多长时间赶到现场?上次,陶勇教授因为有病人家属替他挡刀。这次,孟庆军教授有实习医生替他挡刀。除了庆幸,没有别的其他反省吗?
事实残酷无情,医生的医疗安全教育,基本是缺席的,或者流于形式。医生对行医安全的教育,基本是通过一些流血事件来完成的,缺少系统化的教育和帮助。
病人对医疗风险的认知教育,基本是一片谁都不敢碰也不愿意碰地带,那些病态的疾病思维和医疗思维像野草一样生长,把极端的人引向歧途,这就是医疗文化的常态。
我们格外关心症状的控制、指标的管理、身体的修复,唯独对精神功能的受损乃至到残疾,或者说是变态,视而不见。这是自上而下的集体写照,长年冰封,积重难返,这就已经埋下了病根。
面对心智上无药可救的极端病人,医生有没有拒诊的权利?如果没有当然需要警察或者安保之类的人员陪诊,但,这些基本的安全保障被漠视了。
在全球最大三甲医院这种人流量如此之大的地方,是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拿着刀具凶器在医院随便出入?
当发生这样砍杀医生的突发事件,医院的安保是否有能力处理现场?从人员设备的资源配备、应急的速度和能力、以及事后的评估方面。这些,从来都是一笔糊涂账。
公众看来看去,都是医生的英勇自救和行凶者如入无人之境的无阻。这些被疯传的视频把医生的狼狈和可怜,病人的残忍和冷血显现得淋漓尽致,羞辱的是我们这个行业,我们这个社会。
谴责行凶者易,但这不是问题的全部,更不是关键的部分。唯有医疗文化的反省和医疗法治的进步,才能标本兼治,防止血腥事件卷土而来。
只有社会机体的、精神的健康,文化和法治的齐头并进,才能真正把医疗暴力这个巨兽真正的降服。
作者为医生,国内资深医疗评论员。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