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泉州的黄阿婆患有胆道结石多年,
担心开腹手术有风险,
迟迟不愿接受治疗。
前不久,老人因为腹痛、发热
再次被送到医院急诊。
5月20号上午,今年89岁的黄阿婆突发腹痛、黄疸、发热被送到晋江市医院急诊,接诊的医生发现,老人已经神志不清、气喘,且平卧困难,连忙将她收治进入ICU。
当晚,医生用PTCD(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为黄阿婆胆道减压,但症状缓解不明显。
“传统手术治疗难度很大,风险极高。”树兰(杭州)医院派驻专家、晋江市医院副院长林国领博士介绍,考虑到患者结石多,感染重。
而且患者高龄、心肺功能不全,又伴随多种基础疾病,如果采用传统开放手术或腹腔镜手术,一般来说,手术难度较大、手术风险极高。
为解决阿婆胆道结石梗阻及胆道感染问题,林国领请来了树兰(杭州)医院ERCP(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介入诊疗术)专家李启勇副院长,晋江市医院心血管内科张登庆主任、麻醉科卢清旺主任、ICU学科带头人陈名智副院长等多学科专家,进行多学科联合会诊,很快,专家们商讨出救治方案,决定采用ERCP治疗。
多学科专家协作
据了解, ERCP属于微创手术,对于高龄患者、基础疾病多等不耐受传统手术胆道结石患者而言,ERCP是最佳选择,此术式可以有效避免胆管狭窄、肠道粘连、肠梗阻等并发症的出现。
治疗团队与患者家属充分沟通患者病情及治疗方案,征得患者家属同意后,晋江市医院肝胆胰外科团队在林国领带领下开始紧锣密鼓行动起来,并特邀树兰(杭州)医院李启勇副院长前来指导手术。
医生正在为患者开展手术
手术顺利开展,在静脉无插管麻醉下,仅用半小时时间,李启勇副院长就将患者胆管内所有结石全部取出。日前,患者已转出ICU,在心内科继续后期治疗。
患者体内的结石已经塞满胆管
医生提醒:长期不吃早餐 小心胆囊结石找上门
“胆囊结石是常见病,大多数人没有症状,在体检中意外发现。”林国领介绍,规律三餐很重要,特别是规律的早餐,因为胆囊的主要作用是存储和浓缩由肝脏分泌出的胆汁,成年人每天分泌的胆汁量大约为800~1200毫升。
在无进食的状态,分泌出来的胆汁经肝管转入胆囊内浓缩和贮存;进食的时候,食物进到小肠后,刺激胆囊收缩,排出胆汁帮助消化食物。
而经常不吃早餐,胆囊里的浓缩胆汁排不出去,淤积在胆囊中,导致胆汁中的胆固醇、固态成分浓度过高,会引起胆固醇沉积,逐渐形成胆囊结石。
临床上,胆囊结石常见于女性、体型肥胖者。对于没有症状,B超检查结石<1厘米的患者,建议每3至6个月复查。
在饮食上应适当减少脂肪及胆固醇的摄入,应食用植物油,不吃或少吃肥肉、油炸食品、鱼子、蛋黄、动物内脏等。
可适当增加蛋白质摄入,如瘦肉、鱼类、豆制品等。多吃新鲜蔬菜、水果等,多喝水。
忌吃糯米饭、糍粑等,及刺激性、产气食品,如辣椒、洋葱等。
禁烟酒,还应规律进食、少量多餐,坚持吃早餐的健康习惯,适当锻炼,保持标准体重。
END
编辑:乔一
福建卫生报记者:张鸿鹏
通讯员:陈丹红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