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是十大常见癌症之一,大部分肝癌个案与乙型肝炎有关,其他肝癌风险因素包括酗酒和进食受黄曲毒素污染的食物等。肝癌死亡率偏高,乃因早期缺乏明显病征,大部分患者确诊时病情已届晚期,故治疗相对困难。随着近年「跨专科会诊」的发展与「癌症免疫治疗」的出现,为晚期肝癌患者重燃希望。
跨专科会诊好处多,争分夺秒抗癌魔
香港临床肿瘤科专科李孔敏医生指出,因应肝癌的复杂性,跨专科会诊(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日趋普遍。来自多个医学专科的医生,包括外科、放射科、肝脏内科和肿瘤科等,所组成的团队共同就患者的病情聚首讨论、考虑、及平衡各种治疗方案的成效和副作用,达成共识后再向患者建议及解释相关治疗决定。
各司其职,为患者健康共同努力
团队中的每一员都担当着重要的角色,并根据病患的病情进展协调沟通。早期患者倘适合进行手术,当然由外科医生操刀作根治性治疗。假如患者病情已处于较晚期阶段,不能以手术切除肿瘤,放射科医生负责进行局部治疗,包括局部放射治疗、射频消融术(RFA)和经动脉栓塞化疗(TACE);肿瘤科医生则是用药的「军师」,为患者拟订系统性药物治疗方案,例如标靶治疗(Targeted Therapy)和癌症免疫治疗(Immuno-Oncology)。
临床上曾出现不少案例,会先以局部和系统性治疗令肿瘤缩小,再以手术把肿瘤切除。跨专科会诊团队透过交流自己专业的范畴,使团队间可互相补足。
把握时机用药,提高整体治疗效率
尽管药物推陈出新为患者带来希望,把握用药的适当时机同样关键。李医生解释:「若患者因病情恶化导致身体过于虚弱,甚至肝功能转差,就未必适合使用系统性的药物治疗。」因此,及早咨询包括肿瘤科医生在内的跨专科会诊团队,有助提高整体治疗效率。临床研究证实,接受跨专科会诊的肝癌患者,能够采用辅助性治疗,包括药物治疗的机会可达45%。
标靶及免疫治疗,为晚期肝癌患者提供额外治疗选择
系统性药物治疗在过去十多年间取得进展,标靶药物和免疫治疗相继出现,增加肿瘤受控的机会。较常见的标靶药物针对癌细胞内一个或多个讯息传递分子,阻截细胞增殖或血管新生讯号。当癌细胞的增殖受抑制,或肿瘤没有足够的血液供应其生长所需的氧气和养分,肿瘤便会停止生长。
有别于传统的癌症治疗,免疫治疗并非直接攻击肿瘤,而是利用药物激活自身免疫系统来对抗癌细胞。部分癌细胞表面存在一种PD-L1配体,当它与T细胞上的PD-1受体结合,免疫系统便会被抑制,无法对癌细胞作出攻击。免疫治疗透过阻止PD-L1配体与PD-1受体结合,令T细胞可重新辨认及消灭癌细胞,为患者在标靶治疗以外提供了另一治疗选择。
抗癌为患者身心带来压力,每位患者的病情、家庭与工作岗位的需要,以及对治疗的期望和担忧都不尽相同。跨专科会诊团队周全地评估及分析患者的状况和需要,为其度身制订最合适的治疗方案,实践现今癌症治疗讲求的精准、个人化治疗。
钇90微球体选择性体内放射疗法,为肝癌晚期患者带来一线曙光
钇90微球疗法是由澳洲于1998年所研究出的一种新方式,并在2002年通过美国FDA核准使用于大肠直肠癌之肝转移, 在2003年通过欧盟之核准使用于无法手术切除之肝癌病患。
钇90微球疗法可发射β射线,经导管将含放射性钇90送达供给肿瘤养分的血管,会随着血流停驻在肿瘤内的微细动脉中,有相当好的肿瘤覆盖率。接着就是局部进行约两个星期的放射性治疗,藉由近距离、高辐射剂量的β-射线杀死肝肿瘤,就连肝肿瘤周围边缘的癌细胞也都能顺便清除干净,可大大的降低复发率。
适应范围广:
钇90微球疗法适用于原发性及转移性肝癌、直肠癌肝转移等治疗,相比传统治疗方法,具有损伤小、定位准确、疗效快、副作用和并发症少的特点。
香港唯安医疗温馨提示:本文内容仅供参考,并不能取代临床医学意见,唯有你的医生方能为你作出准确诊断,提供合适的治疗。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