耗材一票制,最新进展公布

2020
06/24

+
分享
评论
赛柏蓝器械
A-
A+

来源:医疗器械经销商联盟

编辑:十一酱

“135家医院607家企业入驻,在线结算金额破10亿元......”

在线结算金额破10亿元

135家医院607家企业入驻“三合一”阳光监管平台

近日(6月17日),据南京市医保局消息称,截止到6月12日,南京医用耗材招标采购结算“三合一”阳光监管平台上的结算金额已经突破了10亿元。

据此前报道显示,南京医用耗材(药品)招标采购结算“三合一”系统和阳光监管平台于5月29日才正式上线,短短半个月间,就已经有135家定点医疗机构和607家配送(生产)企业通过系统进行集中结算。

早在2018年4月,浙江省全省公立医疗机构开始分批次切换至省“三流合一”医用耗材新平台,到2018年8月,新平台累计在线支付金额才达10亿余元。

对比率先落地的浙江省,南京市“三流合一”耗材结算的进程不可谓不快。

限定90天回款,“预警”机制帮助企业“催款”

此外,南京“三合一”医用耗材阳光监管平台还规定,加入阳光监管平台的医疗机构必须在90天内回款。

南京“三流合一”阳光监管平台的上线,集招采、支付、监管于一身的同时,更是给经销商带来了不少的“帮助”。

据报道,“回款成效明显”是许多加入南京“三合一”阳光监管平台的医械企业最直观的感受。“不仅是现有的货款,有很多拖欠了1年多的老款也进行了结算。”

与此同时,在结算模块,平台对医疗机构和企业分别设置了异常提醒、预警和限制,帮助企业“催款”。

据南京市医药集中采购保障中心结算科科长丁雪清透露,“平台提前5天会给医院发送预警,提醒打款。对超期的医疗机构和企业通过发放工单、平台曝光、纪委约谈等手段进行制约。”据了解,截止到目前,还没有医疗机构“违约”。

可以说,南京“三合一”医用耗材阳光监管平台的上线,大大的帮助解决了的一直以来困扰供应商的回款难问题。

医保直接支付蔓延,“一票制”进程不断加快

而另一方面,对于流通领域来说,医保及时回款之后,相对的流通企业的价值也将逐步减少,利润也会进一步被压缩。

随着三流合一的日渐成熟,生产企业跨过经销商和流通企业直接开票给医疗机构,无疑也是在推动“一票制”的进程。

现阶段,我国已经有多个地区开始逐步试点推行“三流合一”平台的建设。

据此前浙江省的落地情况来看,对于耗材供应商和配送企业的影响早已不局限于省级医院,各县医院也通过新的采购平台采购,对于供应商和配送商数量也不断压缩。

在“三流合一”的洗牌下,医院耗材的配送越来越趋于规模大、配送覆盖广、能有效减少流通环节的配送企业,这样的要求无疑清理掉了一大批的配送商。

目前,江苏省省级“三流合一”阳光监管平台工作已经全省落地,在医保直接支付改革的蔓延下,流通的洗牌无疑会越来越快。

本文由作者自行上传,并且作者对本文图文涉及知识产权负全部责任。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邮箱:nanxingjun@hmkx.cn
关键词:
耗材,公布,平台,企业,三合一,医疗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