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种核苷治疗疗效不佳的慢乙肝患者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治疗迎来临床治愈

2020
06/23

+
分享
评论
雨露肝霖
A-
A+
目前对于慢乙肝的治疗,临床上医生和患者都在积极采取最佳治疗方案以追求临床治愈。

天津市第二人民医院   翟璐

指导主任   李嘉  教授

目前对于慢乙肝的治疗,临床上医生和患者都在积极采取最佳治疗方案以追求临床治愈。对于核苷经治优势患者采用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 (PEG IFNα) 治疗大幅提高临床治愈率的证据和推荐已经非常多。另外对于儿童患者、非活动HBsAg携带者等特殊人群临床治愈也都有了一些证据。

那对于多年多种核苷治疗应答不佳的患者是否也能追求临床治愈呢?今天肝霖君与大家分享一例这样的患者通过多种核苷联合PEG IFNα治疗最终获得临床治愈的病例。

病历简介 

患者姓名:贺XX

性别:年龄:43岁

病史:患者自述无饮酒史,父亲为慢性HBV感染者。2013年9月,ALT异常4月来院就诊

开始治疗时间:2013年9月

治疗前检查结果:

病毒学:HBV DNA: 105 IU/mL

血清学:HBsAg: 209 IU/mL, 

             HBeAg: 13 S/CO

生化学:ALT: 400 IU/L, AST: 387 IU/L

腹部彩超:脂肪肝,肝硬度7.3 kPa

诊断:慢性乙型肝炎

治疗方案

35801592868050643

早期治疗过程    

初始考虑患者处于免疫清除期,故采用短效干扰素治疗24周,24周后HBV DNA无下降且HBsAg升高至3000 IU/mL以上,因此换用ETV单药治疗96周,应用ETV后取得部分病毒学应答,但由于患者服药依从性不佳,ETV出现耐药情况,后更换为ETV + ADV联合、TDF单药、TDF + ETV联合治疗各24周,患者HBV DNA处于较低水平,但HBeAg和HBsAg水平仍然很高,根据指南及一些研究证据基础,在TDF+ETV基础上加用PEG IFNα-2b,进行联合治疗。

91881592868050710

TDF+ETV+PEG IFNα-2b联合治疗过程        

0周,HBsAg水平高,HBeAg水平高,HBV DNA水平较低,ALT、AST正常

HBV DNA: 210 IU/mL;

HBsAg: 2840 IU/mL; 

HBeAg: 624 S/CO;

ALT: 33 IU/L; 

AST: 31 IU/L;

4周,HBV DNA下降,HBsAg轻微升高,HBeAg大幅下降  

HBV DNA: 74 IU/mL;

HBsAg轻微升高至3329 IU/mL;

HBeAg降至369 S/CO;

8周,HBsAg大幅下降  

HBV DNA: 1.0×102 IU/mL;

HBsAg降至1992 IU/mL;

HBeAg: 361 S/CO;

12周,HBsAg持续下降,HBeAg下降,HBV DNA低于检测下限  

HBV DNA低于检测下限;

HBsAg降至1178 IU/mL; 

HBeAg降至213 S/CO;

24周,HBsAg大幅下降,HBeAg持续下降  

HBsAg降至90 IU/mL;

HBeAg降至67 S/CO;

48周,HBsAg降至极低,HBeAg降至低水平  

HBsAg降至1.51 IU/mL;

HBeAg降至8.24 S/CO;

HBsAb: 5.6 mIU/mL;

72周,HBsAg清除,HBsAb转阳,获得临床治愈,HBeAg清除,ALT、AST正常  

HBsAg< 0.05 IU/mL; 

HBeAg: 0.7 S/CO;

HBsAb: 125 mIU/mL;

巩固治疗至76周,维持临床治愈,HBsAb持续升高,停药随访

HBsAg< 0.05 IU/mL;

HBsAb升至493 mIU/mL;

停药随访至100周,HBsAb持续升高,ALT、AST正常  

HBsAg< 0.01 IU/mL;

HBsAb>1000 mIU/mL;

ALT: 21 IU/L; 

AST: 18 IU/L;

指标变化  

治疗过程中相关血清学指标变化

6591592868051057

治疗过程中HBsAg和HBsAb的变化

35951592868051130

专家总结和评价

本例患者为乙肝家族史患者,患者治疗过程中自身免疫应答不良,由于患者依从性不佳,导致ETV耐药情况出现,在经过了长达三年多的NA治疗后,考虑患者的远期预后(预防肝硬化肝癌进展),以及追求临床治愈的可能性,给予了长效干扰素的联合治疗方案,在联合治疗的12周,患者血清学指标就有很明显的变化,联合治疗到24周时血清学指标下降更加明显,这也给了医者更多的追求临床治愈的信心,在继续的治疗过程中,该病例不负所望,获得了临床治愈并停药随访,更可喜的是随访至100周时抗体水平已达1000mIU/mL以上。

另外此病例在多年多种NA治疗后HBsAg水平仍有3000 IU/mL左右,且在联合PEG IFNα治疗第4周出现了轻微上升,但之后便开始出现大幅下降,说明患者应答良好,临床治愈就是有希望的。因此采用PEG IFNα治疗出现早期HBsAg上升是非常正常的现象,更应该关注后期HBsAg下降的趋势,不要随意放弃。

用三句话对这个病例进行总结:  

1. 难治患者,追求治愈;

2. 不懈努力,争取治愈;

3. 强强联合,终获治愈。

专家简介

5939159286805119084951592868051244  

李嘉  教授

天津市第二人民医院

肝病科主任

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天津市第二人民医院肝病科主任医师,天津医科大学、南开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第七届委员会自身免疫性肝病协作组委员;天津市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常委;天津市医师协会感染科医师分会常务理事;天津市医师协会消化科医师分会常务理事;天津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委员;天津市科学技术协会代表;中国医院协会传染病医院管理分会自身免疫肝病管理学组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肝病专业委员会常委;全国疑难及重症肝病公关协作组委员;中国人体健康科技促进会门静脉高压专业委员会委员;天津市131人才工程人选,美国Mayo Clinic访问学者。

本文由作者自行上传,并且作者对本文图文涉及知识产权负全部责任。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邮箱:guikequan@hmkx.cn
关键词:
聚乙二醇,DNA,核苷,乙肝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