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
家住泉州的小雨(化名)妈妈发现女儿尿血了
这可把她吓坏了
女儿才7岁
怎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她赶忙带着小雨到泉州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医院检查
检查结果让她哭笑不得
经过肾内科医生问诊和身体检查,发现小雨精神和营养状况良好,身体没有特殊不适,也没有出现浮肿、腰痛、尿频、尿急、尿痛、发热、少尿等表现,近期也无其他疾病和用药史。为孩子做尿常规、尿沉渣镜检等检查,各项指标正常。
各项指标都无异常,那么小雨为什么会出现“血尿”呢?
很快,医生经过进一步询问病史后,找到了引发小雨尿血的“真凶”。
原来,事发前一天,刘女士买了几个红心火龙果回家,小雨特别喜欢,就多吃了一些。医生综合判断,小雨可能是因为进食红心火龙果引起的“假性血尿”。
随后,医生叮嘱刘女士,回家后别让孩子吃红心火龙果,并多喝水,观察两天,如果血尿无改变再到医院进一步检查。果然,一天后,小雨的尿液恢复了正常颜色。
警惕这些食物引起假性血尿?
肾内科主治医师潘渊卿介绍,火龙果中青花素含量较高,这种天然色素水溶性很强。由于儿童的吸收能力不及成年人,所以大量食用后没有被人体完全吸收分解,随尿液排出后尿液就呈红色。
日常生活中,造成假性血尿的原因还有很多,摄入大量的人造色素(如苯胺)、食物(如蜂蜜、黑莓、甜菜)或药物(如大黄、利福平、磺胺等)等都有可能引起的红色尿。
除此之外,因为饮料含食用色素较高,而且不易被身体分解和代谢,会通过小便排出,也可能出现假性血尿的情况。
夏季来临门诊中常有孩童因为摄入大量的人造色素、食物、药物等引起的假性血尿,家长不必过于惊慌,让孩子多喝水,注意观察,大多可自行好转。
如何区分真假血尿?
肾内科主任洪建东主任医师提醒,当孩子排出的尿颜色发红时,首先要鉴别的是真性血尿还是假性血尿(服了某些药物或食物等造成)。
鉴别的方法是将尿液送到医院做尿液检查,如尿沉渣显微镜高倍镜下检查不到红细胞,就是假性血尿。
更简单的方法是,观察停止使用或食用上述药物或食物后红色尿是否消失,如消失一般为假性血尿。
一旦确定了孩子的血尿是真性血尿,就要找出发生血尿的部位,需要到医院做尿红细胞形态学检查,以确定血尿发生的具体来源。
还可以用以下这些方法,了解血尿情况,为医生治疗提供更多依据。
❶ 首先要观察尿的颜色
尿的颜色随着尿液酸碱度不同而不同,当尿液是酸性时,尿色可呈浓茶色、棕红色、烟灰色;
当尿液是中性或碱性时,尿色可呈鲜红色洗肉水样。
❷ 其次,家长可根据观察孩子小便时的情况
初步确定血尿是发生在排尿的最初阶段(初段血尿)、排尿的最后阶段(终末血尿),还是从头到尾都是均匀一致的红颜色(全程血尿)。
可用简单的方法即尿三杯实验做此观察,具体做法:
在患儿持续排尿中,用三只白色透明容器收集初、中、终段尿液(初及中段尿液不得少于20ml),若仅第一杯是血尿为初段血尿,表明病变在尿道;
如果仅第三杯是血尿为终末血尿,表明病变在膀胱颈部和三角区、后尿道;
如果三杯均为均匀的血尿为全程血尿,提示病变在肾、输尿管或膀胱。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