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药安全原创,转载需授权
近年来晚期肿瘤治疗奇迹在不断被刷新,有着“癌症之王”称呼的恶性黑色瘤脑转移被临床治愈了,你相信吗?信不信,它确实存在了,90岁高龄的美国前总统吉米卡特,2015年,他不幸罹患恶性黑色素瘤合并脑转移。幸运的是,卡特总统在接受了包括免疫治疗(所谓K药,Keytruda)在内的综合治疗后,脑转移瘤消失了,奇迹般地临床治愈”。
那么对于使用PD-1/PD-L1抑制剂有效的肺癌患者,需要使用多长时间呢?
KEYNOTE-010研究回顾
KEYNOTE-010研究评价Pembrolizumab
在晚期PD⁃L1阳性经治NSCLC患者中的疗效及安全性。
研究条件:24个国家(阿根廷、澳大利亚、比利时、加拿大等)的202个医学研究中心参与的(KEYNOTE⁃010)研究。
研究方法:多中心、Ⅱ/Ⅲ期、随机对照临床试验。
研究起止时间:2013年8月28日到2015 年2月27日。
研究对象:患者的入组标准为:≥18周岁,≥2周期含铂双药或TKI治疗后RECIST评价为疾病进展,有可测量病灶,ECOG评分0或1分,有可检测的肿瘤组织标本,PD⁃L1肿瘤比例分(tumour proportion score,TPS)≥1% 。
排除标准:既往接受过PD⁃L1抑制剂或多西紫杉醇治疗,脑转移或脑膜转移,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需服用类固醇,间质性肺病,应用类固醇治疗肺炎的既往史。
干预措施:符合入组条件的患者共1034名,随机分为三组,分别接受2mg/kg Pembrolizumab、10mg/kg Pembrolizumab及多西紫杉醇治疗。
评价指标:主要终点指标为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和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次要终点指标包括安全性、有效率和应答持续时间。
患者特征:共计1034名PD⁃L1阳性且符合筛选标准的患者入组研究,其中442名患者肿瘤细胞PD⁃L1表达超过50%,中位随访时间13.1个月(最短随访期8.6个月)。基线特征森林图显示无论是在非选择抑或高选择的人群中,除了EGFR突变患者无法在Pembrolizumab治疗中获益外,余特征均倾向于Pembrolizumab组,疗效:PD⁃L1 TPS≥50%患者中,Pembrolizumab 2mg/kg组、Pembrolizumab 10mg/kg组和多西紫杉醇组的中位OS分别为14.9个月、17.3个月和8.2个月,无论是10mg剂量组还是2mg剂量组均较多西紫杉醇组OS延长。在非选择的PD⁃L1阳性患者中得到了相似的结果,中位OS分别为10.4个月、12.7个月和8.5个月,OS同样较多西紫杉醇组延长。
中位PFS无论是在高选择PD⁃L1 TPS≥50%的患者还是非选择的PD⁃L1阳性患者,Pembrolizumab组和多西紫杉醇组均没有明显延长,中位PFS分别为5个月、5.2个月、4.1个月和3.9个月、4个月、4个月。
安全性:Pembrolizumab 2mg/kg组最常见不良事件包括纳差(14%)、乏力(14%)以及恶心(11%),Pembrolizumab 10mg/kg组常见不良事件为乏力(14%)、皮疹(13%)以及纳差(10%),多西紫杉醇组最常见不良事件包括脱发(33%)、乏力(25%)以及腹泻(18%)。分别有15例(4%)和31例(10%)患者在2mg/kg和10mg/kg组因治疗相关不良事件终止研究。两组中的治疗相关死亡事件分别有3例,2mg/kg 组分别为2 例肺炎、1例实质性肺炎,10mg/kg 组分别为1例心肌梗死、1例实质性肺炎和1例肺炎。Pembrolizumab可作为PD⁃L1 阳性(TPS≥1%)晚期经治(二线或三线)NSCLC患者新的治疗选择。鉴于两种剂量相似的临床获益,推荐临床使用Pembrolizumab以2mg/kg作为标准治疗剂量。进一步证实PD-L1表达情况可作为Pembrolizumab的疗效预测指标。
更新数据 2018ESMO,Keynote-010更新数据公布。
Pembrolizumab 与多西他赛作为二线治疗PD-L1阳性(TPS≥1%)非小细胞肺癌相比(中位随访时间为42.6月): 1. TPS≥1%,中位OS分别是11.8 VS 8.4个月; 2. TPS≥50%,中位OS分别为16.9 VS 8.2个月 。安全性方面,3-5级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是16% VS 37%。
最佳持续时间
CheckMate153研究评估了晚期NSCLC患者使用nivolumab连续治疗和1年治疗的疗效差异。结果显示,连续治疗1年以上获益更大。
KEYNOTE-010最新结果倾向支持2年的疗程。该研究Pembrolizumab组意向性分析共计纳入690例,其中79例完成了35个周期(2年)治疗,36个月无进展生存率为70.3%。
停药后有14例复发进展的患者再次接受Pembrolizumab治疗,其中6例疗效评价为部分缓解,5例为疾病稳定,疾病控制率为78.5%;在分析时,11例患者还活着。
小结
根据现有数据,免疫治疗2年可能是合理的;停药后复发进展,再次使用免疫治疗,效果仍然不错。不过这个是基于少数患者事后分析,仍然需要开展大规模的前瞻性研究,以评估最佳治疗时间。
参考资料
1. Herbst RS, Baas P, Kim DW, et al. Pembrolizumab versus docetaxel for previously treated, PD-L1-positive, advanced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KEYNOTE-010): a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 [J]. Lancet, 2016, 387(10027):1540-1550.
2. Emily F. Collier, MD et al. KEYNOTE-010: Long-Term Outcomes and Results of Retreatment.https://www.lungcancernews.org/2019/08/14/keynote-010-long-term-outcomes-and-results-of-retreatment/
本文由长三角肺癌协作组和杭州湘湖肺癌论坛整理完成。
长三角肺癌协作组
为了推动肺癌规范化诊治及创新研究,2019年12月底,由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东部战区总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等40余家来自江、浙、沪、赣、闽、皖地区的医疗机构,共同成立“长三角肺癌协作组”。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肿瘤科陆舜教授说,临床医学的进步往往离不开创新研究,而在肺癌诊治领域中,依然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其中就包括对非小细胞肺癌和小细胞肺癌的研究。成立协作组的目的,是通过设计、开展肺癌研究领域的多中心临床试验及转化研究,特殊病例多中心会诊等,为肺癌临床实践提供高级别的循证医学证据,促进长三角地区肺癌的诊疗、转化研究的创新性及前沿性,提高东部地区肺癌的诊治水平和国际影响力。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