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猝不及防,新冠突然袭击京城。
新闻咱们也都看到了。
原本连续56天没有新增病例的北京,自6月11日新发地发生疫情以来,累计报告本地病例137例。
眼看天儿越来越热,响应级别刚下调,以为终于可以松口气了,然后哐当哐当,感觉前几个月喊出去的加油,就跟随份子似的又转回来了,北京人民表示很头大啊。
十分严峻,背水一战——这就是当前北京的防控压力。
防疫形势陡然紧张,北京面临着大考。
北京市此轮疫情中新增的病例,几乎都和一个地方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这个地方是“新发地农贸市场”。
不禁令人联想到最初曝出新冠疫情的武汉华南海鲜市场。
人们焦虑之余不禁猜测,新发地是否会变成第二个武汉华南海鲜市场,引发新一轮大爆发?
新发地,这个地名也太TM的引发联想了。
武汉大学医学部病毒研究所杨占秋教授15日表示,北京新发地4天内确诊79个病例,说明北京新发地发现的新冠病毒传染力有可能强于武汉华南海鲜市场。
这个判断,让很多人忐忑不安。
张文宏昨天也表达了担忧。其撰文表示,新发地市场的吞吐量惊人,后续是否会出现新的爆发点现在不可知。
应该承认,到目前为止,新发地的小规模爆发,和当初武汉的爆发早期,已经呈现出了某些相似性。
虽然“一号病人”仍有争议,但武汉的早期病例,从目前已知的流行病学报告上看,确实高度集中于华南海鲜市场关联人群。
武汉早期披露的,12月的27例病例,绝大多数是华南海鲜市场的经营户。
而很多专家认为,感染病例的快速扩散,和最初小爆发从市场开始,是大有关联的。市场人人流密集,空间有限,通风排水普遍不佳,让它成了全市大爆发的推进器。
而这些特性,也同样体现于新发地市场,无论是人的交流,还是物的交流,都太密集太频繁了。
致命的是,新发地的规模和辐射力,比华南海鲜市场要高一个数量级。这是全国乃至于全亚洲最大的农产品市场,占地1680亩,交易量、交易额连续十七年占据全国榜首,2019年交易量达到1749万吨,交易额1319亿,北京九成蔬菜水果供应有赖于此,相当于20多个武汉华南海鲜市场。
目前,新发地接触者扩散到各地,辽宁、河北、四川三省都相继出现了和新发地市场关联的病例报告,病毒跨省人传人的传播链条已经形成。这就是张文宏担忧的原因。
随着检验范围扩大,确诊数字有可能还会往上走。
新冠病毒,实在狡诈凶悍,特别难缠。而北京又太特殊了,作为中国的行政中心,集中了全国最精锐和最多的公共资源,这些公共资源全体国人无法绕过,就无法彻底关上大门。
所有国人,除了本地省会,另外一个不得不去的地方,就是北京。
2019年,北京常住人口为2153.6万,常住来外人口745.6万人。还有很多不在统计数据中的短期流动人口,我们就当它是3000万人口吧。
庞大的常住人口,繁杂的流动人口,对于北京的疫情控制,构成了空前的挑战。
2
所幸,在这次出现新冠病例之后,北京立即采取果断行动,关闭新发地农贸市场,进行病毒溯源,对有关人员开展大规模检测,朝阳、丰台、门头沟、大兴四个区已经启动战时机制,进入“战时状态”。
这次北京的反应很迅速,第一时间锁定了传染源,又对相关的人员,进行大面积的筛查,力求斩断传播链。
由于北京这几天确诊数多,防控措施立即比较严厉,有人觉得有点风声鹤唳呢,所有学校都停课了,也包括即将参加高考的高三年级。
所有小区将封闭式管理,同时要求,“非必须不出城,必须出城的要求提供7日核酸检测阴性报告”。
社交媒体在讨论,北京会不会成为第二个武汉或会不会封城?
对此,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曾光明确表示,北京不会成为第二个武汉,病毒传播全国很多城市,甚至需要封城。
确实现在已经半封城了。
来听听专家是说法:
曾光说:
第二波疫情到现在为止没有定量的概念,只是定性的概念。第二波疫情的到来跟我们防控有很大的关系,像未来确诊人数增高几天,然后被控制住了,这是顿挫型第二波疫情,这种可能性很大。
张文宏说:
好消息是,所有病例都与新发地市场有关,没有看到无传播途径的病例,说明防控处于疾病扩散的早期。按照目前的处置力度与速度,这场疫情可控。
坏消息是,新发地市场的吞吐量惊人,后续是否会出现新的爆发点现在不可知。
北京在防控措施方面做到了快速处置与精准管控,防疫强度控制在有限的范围内,确保了整个北京的有序运行,除了暴发疫情的优先街区外,其他地方仍维持正常的社会运行。
这种防控模式,为将来中国各地防控散发病例而又不影响社会运转提供了很好的样板。
这次发生在北京的小规模疫情,后续发展虽有不确定性,但中国在第一阶段积累的经验,以及这次疫情的初发时间点应该是6月初,现在的积极和精准管控应能奏效。
这是信心。
无论如何,全面核酸检测、医院防控升级、社区加强防控……非常时期的北京,已经从各个方面拿出非常举措,应对突发的疫情。
背水一战,保护京城。
基于我们现在的追索能力,大容量检测能力,群众的自觉性,没有人认为北京这次不可控。也是,之前绥芬河、哈尔滨、舒兰这些地方的疫情复发,我们都控制住了。
当然对京城更应该有信心。
李兰娟院士也说:“现在我们还不知道到底是市场里的食品是传染源,还是经过市场的人是传染源,所以要对市场里的人和食品全部进行溯源,对于人的溯源我们已经做的很好了,所以对于物品的溯源我们需要强化一下。”
李兰娟介绍,“我们现在警惕性都很高了,针对北京的情况,只要把所有的感染源都找到了,不要有遗漏就不会大暴发。关键还在于对感染的源头要抓住,然后把去过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的人都找到,并且进行检测,也就不会引起大的流行。”
也就是说,引燃疫情第二轮大爆发,概率并不大。
也是,经过了前期的成功抗疫,政府在对应可能的疫情反弹,有着丰富的应对经验和顺畅的处理流程。
正如人民网网评说的:现在百炼成钢的北京,和半年前对新冠病毒懵然不知的武汉,完全不具备可比性,因局部聚集性病例导致全城爆发的可能性,基本不存在。
这是一个基本判断。
我们已经建立起了相对全面的防控体系,具备了比较强的检测和追踪能力,一旦病毒冒头,精准打击就好,完全有能力、有信心控制住疫情,治疗好确诊病例。
流出北京的,各省市都要全力追踪。
一句话,绝对不能掉以轻心,但也没必要惶惶不安。
现在最担心,还是瞒报疫情,包括各地政府,包括个人,看图——
安新县最近3天已累计确诊7人,是北京之外新增本土病例较集中的地方。
上一轮疫情中瞒报迟报的惨痛教训,难道都忘了吗?现在都什么时候了,为什么还有人做瞒报疫情的蠢事?
血淋林的教训啊。
任何人都不要心存侥幸,绝对不能再现武汉悲剧。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