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夏日午后的阳光,格外猛烈。对我们这些适应手术室环境的人来说,坐在办公室里实在是一种煎熬。往那里一坐,后背就会汗如雨下。因此,我们几个人偶尔会互望一下。更多的时候,都在期望能来一个手术。那样,就有正当理由去手术间了。
由于我们周边都是农村,因此患者就诊非常有季节性。地里忙的时候,我们就非常闲。一旦秋收结束,农民时间有了、钱也充足了,就会人满为患。
在这个季节,科里会安排大家轮流休息。毕竟,这也是一年之中唯一可以休息的季节。而我们这些留守人员,只能在这炎炎夏日里坚守了。
正在大家被热得发晕的时候,电话响了。
隔着一张桌子,我一个箭步冲了过去。要知道,谁抢到,就有可能谁做这台麻醉的。
果然没令我失望,急诊手术!
带着激动的心情,询问着患者的病情。
然而,患者不一般的病情,引起了我的质疑。甚至,一度让我以为这是外科医生和我开玩笑。电话内容如下:
我问:患者多大?答:小孩,六岁。
我问:什么病?答:被虫子咬了。
我说:你们清洗、消消毒不就完了?答:不行,得做手术!
我问:什么术式?答:抠虫子。
我说:局麻不就完了?答:不行,得静脉全麻,虫子多,孩子不配合。
放下电话,带着一头雾水,走向手术间。一边往里走,一边思考:什么虫子,还至于手术才行?
按理说,我小时候也在农村呆过,怎么就没听说过需要手术才能取出来的虫子呢?一时也想起不起来,只能开始静脉全麻的各项准备。
由于不清楚孩子大小,更不清楚孩子有没有各种基础疾病,只能尽可能多准备几套麻醉方案。保证安全,永远都是麻醉工作的第一条。
不一会,让我百思不得其解的小患者终于进来了。
看到这个小孩的时候,由内而外散发着被娇惯的气息。半睁着眼睛,在那里哇哇大叫。
对付这种小孩,我们是很有经验的。终究“双拳难敌四手”,在我们一人吸引他注意力的时候,一剂镇静剂快速注射进他的血管内。几秒钟过后,他逐渐老实了。之后,护士快速抱着他往手术间跑。毕竟,手术室门口什么监测设备都没有,十分不安全。
当把他平放在手术台上的时候,我一边管理着他的呼吸、一边给他连接各种监护设备。同时,也不忘用眼角余光扫射他身体的各个部位,真希望早点看看那个需要手术的虫子庐山真面目。
直到外科大夫准备消毒的时候,我才真正看清需要手术的虫子。如果不仔细看,那个虫子只有一个痣那么大。再一仔细看,一、二、三、四、五…,我滴乖乖,居然这么多!我心里不由得惊呼。
我示意外科医生,小孩已经睡着了,直接拔出来不就行了?外科医生摇摇头说:这东西,硬拔是不行滴。
看着我疑惑的样子,外科医生介绍说:这是一种害虫。草爬子,学名“蜱虫”,蛰伏在浅山丘陵的草丛、植物上,或寄宿于牲畜等动物皮毛间,是林区春、夏、秋三季常见的节肢动物。它呈红褐色或灰褐色,长卵圆形,背腹扁平。不吸血时,小的如干瘪绿豆般大小,也有细长如米粒的;吸饱血液后,有饱满的黄豆大小,大的可达指甲盖大。
这个小孩子,就是因为随家人出去玩被咬的。在林区每年都有很多人因到野外游玩、采集、作业等而被草爬子叮咬,一般4月-8月为病患高发期。
被草爬子咬伤后,一旦处理不及时容易感染三种疾病:一是过敏性皮炎,出现皮肤红肿;二是森林脑炎,表现为高烧昏迷;三是莱姆病,出现头痛低烧症状。
更为让人头疼的是,一旦被草爬子咬了,既不能使劲拍、也不能使劲拔。在临朐,有一些烟熏或者灌酒等土办法,但成功率也不能保证百分百拔出来。
由于这个小孩子被多只草爬子咬了,他又不配合,只能到医院来求助。
看着外科医生一个一个的往外抠,想想都后怕:一般到了旅游季节,都会带孩子出去玩,谁也没在意这个呀!
在此,提醒各位家长注意:草爬子横行的季节,带孩子外出,一定要当心!
参考文献:
1.王立新. 注意"草爬子"[J]. 现代世界警察, 2017(06):101-102.
2.范东辉. 揭开草爬子的神秘面纱[J]. 中国检验检疫, 2008, 000(008):64.
3.吴新民. 静脉麻醉的一些进展[J]. 中华麻醉学杂志, 2001, 021(010):586-587.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