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瘫急性期的良肢位摆放!
良肢位是为了保持肢体的良好功能而将其摆放在一种体位或姿势,是从治疗护理的角度出发而设计的一种临时性体位。偏瘫患者在急性期时,大部分患肢呈弛缓状态,此阶段不仅不能运动,有时还会引起关节半脱位和关节周围软组织损伤,甚至由于长时间异常体位造成关节萎缩。
因此对于偏瘫急性期患者采取正确的体位非常重要,也是早期偏瘫患者最基础的治疗,良肢位摆放对抑制痉挛模式(上肢屈肌痉挛、下肢伸肌痉挛)、预防肩关节半脱位、早期诱发分离运动等均能起到良好的作用。
具体摆放方法
1、仰卧位
头部放在枕头上,面部朝向患侧,枕头高度要适当,胸椎不得出现屈曲。患侧臀部下方垫一个枕头,使患侧骨盆向前突,防止髋关节屈曲、外旋。患侧肩关节下方垫一个小枕头。使肩胛骨向前突,上肢肘关节伸展,置于枕上。腕关节背伸,手指伸展,下肢大腿及小腿中部也要置于枕上,防护髋关节外展、外旋。防止膝反张。
2、患侧在下方的侧卧位
患侧肩胛带向前伸,肩关节屈曲,肘关节伸展,前臂旋后,腕关节背伸,手指伸展。患侧下肢伸展,膝关节轻度屈曲,健侧下肢髋关节、膝关节屈曲,下面垫一个枕头。背部放一个枕头,躯干可以依靠其上,使躯干呈放松体位。
3、患侧在上方的侧卧位
患侧上肢向前伸出,肩关节屈曲约90度,下面用枕头支持,健侧上肢可以自由摆放,患侧髋、膝关节屈曲置于枕上。健侧下肢髋关节伸展,膝关节轻度屈曲。背后放一个枕头,使躯干呈放松状态。
注意事项
(1)良肢位是从治疗角度设计的临时性体位,为了防止关节挛缩影响运动功能,一般建议2小时变换一次患者体位,当患者能在床上翻身或主动移动时,可适当改变间隔时间。
(2)仰卧位会因受到紧张性颈反射和紧张性迷路反射的影响而出现姿势异常。另外骶部、足跟外侧、外踝等处容易出现压疮。因此要尽量减少仰卧的时间。
(3)患侧在下方侧仰卧时,头及颈椎上部屈曲下颚内收,患侧上肢向前方伸出,肩关节屈曲角度要小于90°。肩胛骨内侧缘和胸廓平面与床接触,防止肩关节因受压而产生疼痛。
(4)患侧在上方侧仰卧时,患侧上肢尽量前伸。踝关节处于中立位,防止跖屈,内翻。手放在枕上,维持拇指外展、四指伸展位。
良肢位的摆放适用于偏瘫急性期以及长期卧床患者,想要康复还需正确指导。我院康复科有专业的医生、技师及康复设备,针对偏瘫患者有系统的康复训练计划,帮助患者早日回归家庭回归社会。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