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MO螺旋照射方式的发展和治疗流程?
TOMO于2003年开始临床应用,现在全球37个国家和地区近300多个放疗中心得到应用。在亚洲,日本于2004年开始临床应用,我国于2012年开始临床应用。近10多年,TOMO研究发表的论文稳定增长,代表这一技术在临床的成熟应用。
在传统放疗中,患者静止不动,放疗设备的直线加速器只从几个固定射野进行照射,给出的调强束流比较宽,在杀灭肿瘤组织时难免误伤正常组织。
TOMO放疗中,患者躺在治疗床上,随着旋转机架给出的窄的调强束流同步移动,精确的剂量与精准的定位保证了只杀灭肿瘤组织,保护好正常组织。
TOMO将6MV直线加速器安装在CT滑环机架(与诊断CT使用相同的技术)上,窄扇形射线照射野可以环绕机械等中心做360°连续旋转照射。机架旋转的同时,治疗床根据机架等中心进床,照射野射线围绕患者产生了一个螺旋形照射通量图。
患者治疗过程中,机架按照特定的恒速旋转,每旋转一圈有51个方向的调制射野(机架每旋转7°为一个射野方向)。连续的螺旋照射方式解决了层与层衔接处的剂量不均匀问题,这使得TOMO可以实现满足肿瘤治疗要求的理想剂量分布,更容易达到放射治疗的理想目标:给予肿瘤区域足够高的致死剂量,同时大幅度降低对周边关键器官和正常组织的照射伤害。
此外,在治疗前,TOMO的兆伏级CT扫描提高了靶区定位的准确度(成像精度高达±0.1mm,而常规加速器为±1mm),使放疗医生在充分保护正常器官的前提下,提高靶区照射剂量,从而提高各种肿瘤患者的治愈率。
TOMO放疗能够应用于身体任何部位甚至最复杂的病例,如多发转移的脑部肿瘤,头颈、肺、肝腹部多部位肿瘤,盆腔部位的妇科肿瘤、前列腺、全身多处转移病灶,全脑全脊髓以及全身骨髓放疗等复杂情况。
TOMO放疗的简要流程:
1. 患者和放疗医生确认适应征
2. 患者模拟定位
3. 放疗医生根据CT定位资料勾画靶区,物理师制定放疗计划。(这一部分工作由放疗医师和物理师完成。)
4. 患者接受TOMO刀放疗,每工作日一次,每次10-20分钟,根据不同情况照射次数在10次到30次左右。
5. 放疗结束后随访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