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健康界
作者:谷会会
日本新冠疫情真的已经“安全着陆”了吗?在抗击新冠病毒过程中,日本政府与民众到底做对了什么?使新冠病毒对日本如此“友好”?
探究其中,不得不感慨,应对新冠病毒,日本还真是有其他国家无法比拟的优势。
WHO数据显示,截止6月9日,日本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超过1.7万,当天新增病例为36,这已经是第6天每日新增病例低于50——不知不觉中,日本已度过了疫情高峰,迎来疫情的尾期。
回望过去,日本的疫情数据一度“平滑”,在美国、欧洲等多个国家确诊与死亡人数不断高扬的时候,日本则一直“龟速上升”,成为国际疫情形势中一道奇特的风景线。
1月16日,日本出现第一例确诊病例,随后新增确诊人数缓慢攀升,但一直到3月22日,这一数字还没有超过100。
进入4月,新增确诊人数达到最高点743后,便逐渐下滑——5月16日降至100以下,6月4日则到50以下。
伴随相对平缓的疫情曲线,是外界对日本政府检测量少、无法反应真实情况的质疑。但传染病的病例是谁也“藏不住”的,因为有人会死,它总会暴露出来。
日本死亡数据同样很“积极”:自2月13日出现首例死亡病例,一直到今天,日本单日新增死亡的人数都没超过100,最多的时候也是在4月22日达到了91例,近两天该数据更是一度降为0。
在不具备舆情控制能力的日本政府之下,日本国内并没有任何信息显示因疫情出现大面积恐慌。在日华人也没有相关消息传出。
种种信息都让旁观者除了想当然的怀疑以外,无法理解其中的迷思。
日本疫情真的已经“安全着陆”了吗?日本政府与民众到底做了什么,使新冠病毒对日本如此“友好”?
日本政府佛系抗疫知多少
首先来说说,日本备受争议的检测难题。
严苛的检测标准使大量申请者被排除在应该检测的范围之外。
如果医生怀疑该病人为疑似患者,就会上报所在地保健所,并开具转诊证明,要求患者到国立传染病研究所进行病毒检测。而在日本,医生的判断标准相对苛刻:必须具有临床疑似症状,如发烧37.5度以上、有上呼吸道症状4天以上、65岁以上的人有症状2天以上,CT显示肺部有阴影等等。
根据厚生劳动省公布的资料,3月20日之前,共有23万多人主动申请检测,最终医生经过初筛,最终能够获得检测的,不过7659人,获准率只有3.3%。外界纷纷猜测,这可能存在的大量漏诊的病毒感染者。
除了检测难,日本政府在“减少接触、隔离病毒”方面的行动也总是“慢半拍”。
1月15日出现首例病例后,日本只于24日劝告国民不要前往湖北省,但并未限制中国甚至湖北游客入境,这也造成最初一些接待中国游客的旅游业从业人员被感染。
直到3月5日禁令才扩至所有中国公民。要知道,美国早在2月2日就禁止有中国旅行史的外国人入境。
当美国、欧洲却处于快速暴发期,而日本政府针对欧美地区的相关限令再次“姗姗来迟”……而且相关隔离举措“说到底是要求”,不具有强制力。
日本政府防疫物资的储备与调度方面表现如何?确诊病例快速攀升,多地方相继曝出空床数量不足、口罩与防护服不足的问题。
据日本媒体报道,截止27日已经有超过400个地方自治体上报称孕妇专用口罩出现质量问题,已确定的劣质品多达3万只。问题包括口罩发黄,有异味,有黑色污渍,以及混杂毛发和其他污物。这批口罩的发放只得暂时中止。
网友纷纷调侃,唯一有点儿实际用处的政策,还由于质量问题无疾而终了。
经济发展才是王道
在经济发展方面,日本政府的应对显得“靠谱”多了。
受疫情影响,日本企业破产数量不断走高,影响最严重的行业分别为住宿业、餐饮业、服装业。
全国进入紧急状态后,为帮助个人和企业应对疫情冲击,日本政府分别于4月底和5月初先后两次向国会提交补充预算,总额超过200亿日元。其中第一轮预案聚焦家庭与个人,第二轮则致力于加强就业以及缓解企业的资金周转。
日本政府甚至增设了直接向企业注入资本的新机制,通过政策投资银行以购入次级贷款或没有表决权的优先股等方式,直接向企业注入资本。
实际上,日本政府早期迟迟不愿采取严格的入境管制及国内社交疏离等措施,根本上也是担心经济受到影响。
抗疫的关键或许不在政府
日本是小政府大社会,政府与民众界限相对清晰,政府能做的事情也非常有限。此次的疫情防控中,日本“小政府”的作用或许还真比不上“大社会”。
首先,日本有着成熟的分级诊疗制度。综合医院几乎不接受直接到医院初诊,民众出现相关症状之后,首先前往离家最近的诊所就诊,再由诊所决定是否转运至综合医院。
大量基层诊所形成了疑似病人的第一道防线,有效防止疑似患者涌入医院造成的交叉感染以及医疗挤兑,是日本应对新冠疫情的一大有利条件。
其次,是日本人良好的卫生与生活习惯与面对灾害的积极心态。
勤洗手、消毒液、分餐制、环境清洁这些本来就是日本人的日常生活。更关键的是日本人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常年喜欢戴口罩的民族。
日本人原本的生活习惯就维持着一定的“社交距离”。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