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韩某,男,46岁,高血压15年,烟龄长达20年,平均每日20支左右。2020年3月7日患者在家中无明显诱因出现间断的胸痛、胸闷症状,持续约10分钟不缓解,自行含服速效救心丸10分钟后胸痛症状逐渐缓解,但仍有胸闷。大概8小时后,患者再次出现胸痛、胸闷,伴有大汗,又含服速效救心丸后未缓解,且胸痛症状逐渐加重。距离第一次发病9小时后呼叫救护车来到我院急诊科。
急诊医生迅速查体,患者疼痛部位在胸骨中上段,伴有压榨感,发作时伴有出汗,无咽部紧缩感,无咳嗽咳痰,无喘憋发作,无意识障碍、无抽搐。
1.R16次/分,Bp172/102mmHg。
2.急查心电图示:窦性心律V1导联ST段弓背向上抬高0.3-0.4mv,V2-V4导联弓背向上抬高0.7-1.1mv。
3.心梗三项检查示:全血肌钙蛋白2.1ng/mL、全血肌红蛋白>900ng/mL,BNP62pg/mL。
综合判断患者为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随即联系心内科秦绪光主任和介入导管室赵庆和主任给予患者介入检查。
心内科及介入导管室通力配合,为患者急做冠脉造影,结果显示:左主干正常无狭窄,前降支中段完全闭塞,第一对角支近段有70%狭窄;回旋支开口处有70%狭窄,中远段有70-90%狭窄、钝缘支正常无狭窄;中间支近段50%-70%狭窄;右冠中段有70-80%狭窄、后降支近段有70-90%狭窄;左室后支正常无狭窄。
患者治疗前后对比图,治疗前红箭头位置是病变血管。
结合以上检查确诊患者为冠心病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前降支血管为本次病变血管,经与患者家属沟通同意后,决定给予患者对前降支进行干预,给予支架植入术,完善各项术前准备后,手术顺利完成,术后患者胸痛症状立刻缓解,安返病房。术后1周患者康复出院。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压力的增大,患心血管疾病的人群逐渐呈现低龄化,而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有遗传基因、年龄、性别、抽烟、高血压、高脂血症、血糖代谢异常、肥胖、不运动、长期紧张、不良饮食习惯等。
像上述病例中,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5年,且日常生活中不注意饮食运动,还有长达20年的吸烟史,当第一次出现胸痛胸闷情况的时候未引起足够重视,虽经过及时救治已康复出院,但是对于心血管的伤害已造成。
北亚心内科提醒广大患者朋友,在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中,像抽烟,高血压,高脂血症,血糖代谢异常,肥胖,不运动,长期紧张,不良饮食习惯等都是我们日常可以控制的,只要改善上述危险因素就可以减少冠心病、心肌梗死的发病率。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