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首都北京疫情防控出现新情况,牵动了所有老百姓的心。
6月14日中午,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115场新闻发布会召开。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庞星火介绍了6月13日0时至24时北京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的有关情况。
庞星火说,6月13日0时至24时,北京市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36例,阳性检测者1例。确诊病例中男性15例,女性21例;北京户籍8例,其他省户籍28例;现住丰台区30例,大兴区4例,房山区1例,西城区1例;在新发地市场工作者27例,曾直接或间接暴露于新发地市场者9例;通过主动就医发现11例,疫情溯源筛查主动发现25例。
目前北京丰台区花乡乡风险等级已经提升为高风险地区。其他相关地区升级为中风险地区。
从最新官方报道可以看出,北京的病例几乎所有的病例都与新发地市场有关。
相关部门从切割进口三文鱼的案板中检测到了新冠病毒,立即引起了部分民众的恐慌,全国许多销售三文鱼的超市或者市场全部将三文鱼下架。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们是否就可以认定是三文鱼感染了新冠病毒,现在下这个结论还为时过早。
中国每年进口的冰鲜和冷冻三文鱼约为近10万吨,主要的进口都来源于北欧的挪威、南美的智利、甚至澳洲、加拿大等国家,就当前新冠肺炎世界大流行状态下,挪威、智利等国都是疫情高发地。智利在南美的发病率更是仅次于巴西。
这些人工养殖的三文鱼在喂养、捕捞、宰杀、运输、包装、切割、运输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有可能接触感染新冠病毒。
由于疾控中心的流调溯源工作仍在紧张进行中,尚未知道是三文鱼本身在生长过程中感染了病毒,还是在其他环节导致被病毒污染,我们尚不得而知。
一位资深病毒病学家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如果海鲜生活的环境中有病毒的话,海鲜就可能会携带病毒,新冠病毒在海水里可存活3个月。此外,海鲜一般冷藏运输,更容易让病毒存活。所以,在养殖环境、运输存储过程中,海鲜都有可能被病毒污染,再传递到人体,存在这种可能性。”
上海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党委书记、华山医院感染科教授卢洪洲对此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表示不能让三文鱼来做背锅侠,因为三文鱼不是冠状病毒的易感宿主,加上鱼类没有肺,不太可能是传染源。卢洪洲强调,从目前官方公布的信息看,只是在加工食材的砧板等市场环境中检测到了新冠病毒,并未提及在三文鱼中检测到病毒。因此,公众不必恐慌。“更应该关注的是砧板,它是重点关注对象,也是溯源的关键,应该仔细排查所有在砧板上加工过的食材,科学调查,理性对待。”
说完了三文鱼,再来说说我们如何正确对待当前的疫情防控形势。
超级丁医生认为:当前我国疫情防控工作按照中央“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控、精准施策”的总要求,已经取得了重大的阶段性胜利,再次发生大规模的新冠疫情可能性不大。但在局部地区发生零星散发病例将是常态化的过程。我们既不能好了伤疤忘了疼,又要防止因噎废食,矫枉过正。
这一次的北京发生的新冠肺炎病例,既没有境外输入史,又没有湖北武汉地区的接触史。对此,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不要因此采取过度防疫,来终止经济和民生领域各项工作的复苏。但我需要提醒大家,疫情防控的这根弦儿还是得绷紧,思想上不能麻痹放松。
咱普通老百姓尤其要做好这八点
1、鱼类必须烧熟烧透食用
我们沿海地区的老百姓有生呛食用贝类、红毛虾、梭子蟹等海鲜的习惯,殊不知这类海产品可能含有大肠杆菌、甲肝、肺吸虫等细菌、病毒、寄生虫微生物,为了我们的健康一定要煮熟再食用。对于我们从市场上买回来的鱼类等海产品,无论是新鲜的还是冰冻的,都必须彻底煮熟,因为新型冠状病毒对热特别敏感,56℃以上温度加热30分钟即能有效灭活病毒。
2、加工食物生熟要分开
这次北京在海鲜市场的砧板中检测到新冠病毒,说明三文鱼有可能携带病毒,除三文鱼本身受感染外,还可能是因液体、空气、手接触等方式附着在表面上,通过冷链运输延长了存活期,最终遗留在砧板上。这也提醒大家,家里的厨房一定要备两块加工食物的砧板和菜刀,生熟加工分开,使用前菜刀和砧板需要用开水烫洗一下。推广公筷公勺,鼓励分餐制,倡导文明用餐。
3、冰箱不是保险柜
我们有些朋友从市场上买回的菜,喜欢随手往冰箱里一丢,把冰箱当做储藏室、保险柜。殊不知这其中会带来很多的安全隐患。首先建议大家把市场的外包装塑料袋去除,换成家里的清洁保鲜袋重新包装,碗盆等容器食物需要用保鲜膜覆盖。根据上层较为清洁,下层易受污染的原则,熟菜放在冰箱上层,生菜放在下层。另外食物冷藏时间不可过久,新鲜蔬菜还是建议每天采购食用。熟菜从冰箱取出后必须加热灭菌后再食用。
4、外卖尽量不点凉菜
现在随着生活节奏加快,特别是大学生、办公室一族人员时间比较紧张,一日三餐都喜欢点外卖,为了保险起见,超级丁医生提醒大家尽量不要点凉菜,以免食品安全得不到保证,造成机体感染。另外不要过度迷信进口食品,我们的海关检疫一般都是采用抽检,存在一定的风险。
5、戴口罩、勤洗手、保持安全距离
随着疫情防控工作取得阶段性得出胜利,复工复产正常有序恢复。一些老百姓觉得现在没事了,戴口罩、勤洗手、不扎堆、保持安全距离的卫生习惯也开始放松了。超级丁医生再次提醒大家,在户外空气流动场所可以不戴口罩,在人员密集或者特殊场所,比如去医院、公交车、地铁、会议室、农贸市场等处还是需要随身携带口罩佩戴。饭前便后勤洗手是长期应该保持的卫生习惯,而不是仅仅针对新冠疫情防控。人和人之间交流还是尽量保持1米以上的安全距离。
6、去医院这些常识要清楚
医院是特殊的场所,现在南通市区所有的三级医疗机构都把疫情防控工作常态化,到医院门、急诊、体检中心必须测体温、查看苏康码,限制了陪护、探视人员次数和数量等。发热病人、新住院病人、住院病人的陪护人员、接受胃肠镜、纤维支气管镜等特殊检查者,全部需要常规咽拭子核酸检测,240元/人,费用自理。另外核酸检测每天有规定的时间段,不同的时间段报告出来的时间也可能会有延迟。为了自己和他人的健康,大家务必要尊重理解医院规定,维护医疗场所的秩序。
7、互联网医院就诊结算配药一条龙
南通本地的朋友们可以通过下载南通医保APP,在APP首页就有南通市互联网医院,点击进入选择相应的科室进行网上就医,然后用电子医保卡刷卡结算,后台网上药房会按照处方进行打包,通过快递送到您家。特别适合没有时间或者行动不便的常见病、多发病、病情稳定的慢性病人。大家还可以下载南通六院互联网医院APP,因为暂时无法进行医保结算,适合于自费病人,足不出户、视频问诊、同样也会药物打包快递到家。
8、南通市卫健委紧急建议
6月14日下午南通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就疫情防控工作对市民提出紧急健康建议指出:大家需及时了解中、高风险地区和近期有新增确诊病例地区的动态变化。现居我市,且与北京市确诊病例及其相关病例行程轨迹有交集,特别是5月30日以来到过北京新发地批发市场、京深海鲜市场,或接触过上述两个市场相关人员的市民,应立即向社区和单位如实报备,主动配合接受核酸检测和医学隔离观察。如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立即拨打120,由120转运至定点医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仅供大家参考,不能视为治病就医依据。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仅用于公益健康科普,若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