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57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19例(广东17例,上海1例,重庆1例),本土病例38例(北京36例,辽宁2例)。
其中,北京市连续出现新增确诊病例,官方人士表示,防止疫情反弹、蔓延的形势十分严峻。
对此,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前首席科学家曾光教授人认为,目前北京疫情正在经受一次重要考验,这次考验可能是全国疫情相对平静后最大的一次考验,“如果处理不好,会形成第二波疫情。”(新京报等媒体)
新冠会不会出现第二波甚至第三波(暴发)?新冠肺炎有没有可能变成一种长期存在的常规性疾病?一切皆有可能,国内外的专家们早就预警过。
有专家说,新冠二次爆发,无免疫力者最危险。
其实这是很朴素的一句实话,说得再直白一点,不管新冠爆发不爆发,无免疫力者最危险都是常识!
这句话可以如此解读:
一者,比新冠肺炎更危险,死亡率更高、并发症风险更多的疾病还有很多。不要忽视了只顾预防新冠肺炎,而忽略了其他疾病的防治。简单的一句提醒,可能涉及到人的性命安危。
二者,无免疫力只是一个泛化的概念,其实暗指的是免疫力低的人。根据医疗常识,无免疫力者接近死亡,没有抵御疾病的力量。人只要还活着,那就肯定有或低或高的免疫力。
三者,人们防治疾病,免疫力系统和提升免疫力,这是重中之重。在没有特效药物之前,免疫力就是最后一道屏障。
好的,现在问题来了,我们应该如何提升免疫力?
在这个问题上,众说纷纭,包括中西医流派,不同的所谓专业人士不同的观点和主张。没有定力的民众,怎么去认知?
但大致的针对普通民众的主张基本是有共识的,只不过细节不一样而已。
运动、营养、心理三驾马车的建设。
但这又是笼统的方向。
因为每个人的先天和后天环境不一样,需要的具体细节都不一样。
每一种提升免疫力的个人建设,都需要针对个人的体质和生活环境特点,针对性的设置和配置,这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在这一切的主导过程中,“你”是主角,没有自我健康意识的觉醒,承担起管理自己健康的责任,一切再专业的方法都落不了地。
任何时候,每天最重要的一句话是——祝我健康!这是照顾和帮助身边人的基实,这件事情很重要,要坚持到老。
支持原创作品。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