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医先锋丨陈丽芳:和病人沟通比治疗还花力气

2020
06/15

+
分享
评论
深圳市罗湖医院集团罗湖区人民医院
A-
A+
希望大家一起加油,让我们的‘家’更好。

“罗医青年先锋”人物故事

疫情期间,罗湖医院呼吸内科主治医师陈丽芳被派往支援发热门诊。最让她不适应的是,每天要穿八个小时的防护服,裹得严严实实,不透气。“有时候看诊,护目镜起雾了,我连鼠标都找不到,字都不知道往哪里打。只有雾气汇成水珠流下来,才觉得眼前豁然开朗。”

5651592183442717

罗湖医院呼吸内科主治医师陈丽芳。

由于初期防护物资紧缺,而上洗手间就得浪费一套防护服,陈丽芳和同事们尽量不喝水,不上厕所,节省物资。

“每天回家,孩子都会过来拥抱我们,但是我们很担心,怕自己会把病毒传染给孩子。”陈丽芳与丈夫都是冲在一线的医护人员,为了减少后顾之忧,他们把年幼的孩子送回了老家,托付给父母照顾,两人全心全意扑在工作上。

比起身体上的不适应,与病人沟通解释更是一大考验。陈丽芳记得,门诊接诊过一个高热病人,40—50岁的男性,肺部有病灶,炎症指标很高。医院给他通告了病重,这意味着病情可能随时发生进一步变化,危及生命。

但病人却不以为意,拒绝通知家属,拒绝请陪护,不配合治疗。陈丽芳一方面想了各种办法耐心劝导,“和他解释他不听,就跟来看望他的朋友解释,希望朋友去说服他。”最后病人查出是结核,并按照流程转移病区治疗。

另一次接诊过程中,一名患者需要拍片子,放射科医生告知他要脱衣服,他连口罩也脱下了。医生急忙上前劝阻,但患者情绪激动,指责医生没有讲清楚,不愿配合。

陈丽芳和同事马上赶到现场,向患者解释,告诉他特殊时期,就诊过程中必须佩戴口罩,并为患者额外赠送了一个口罩,终于说服患者配合治疗。“我没想到的是,走的时候这个患者还对我们说了一声谢谢。”

“我们花在和病人沟通的时间,甚至比治疗的时间还多。有的病人说说就能理解了,有的一直不能理解。这都是我们的工作,必须要接受。”她说。

对罗湖医院青年同事说一句话:“我来罗湖医院11年了,看着它从二甲到三甲。整个青春在这里度过,这是我的第二个家。希望大家一起加油,让我们的‘家’更好。”

来源:南方+

编辑:罗医宣

本文由作者自行上传,并且作者对本文图文涉及知识产权负全部责任。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邮箱:guikequan@hmkx.cn
关键词:
沟通,治疗,患者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